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06 17:56:28浏览:323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篇1

一、 健全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学校教师的管理责任化、科学化、规范化,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改革旧制度,具体明确的规定教师的职责、权力、奖惩、考核等,使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建立激励机制,进行各项常规活动评比,定期举行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学生作业展评,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执行过程中让教师参与常规检查,参与管理,形成教、学、管三方面的良性运行发展体系。

二、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

课堂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有助于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决定因素是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学校应严格要求教师做到三点:1.课前,必须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教具、备提问、备板书、备训练、备练习,提高备课的质量;2.上课,通过常规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课,组织教师集体评课,帮助教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3.考试,应常强调学生形成“淡化期末,重在平时”的思想,引导学生把精力集中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三、注重教师发展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在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普遍不高,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应当作为中小学教学管理的重点来对待。既要抓好教师的继续深造,还需依据管理制度来促进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加教师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开展各种教学技能竞赛、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等活动,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壮大学校骨干教师队伍。以此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均衡发展,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总之,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才是关键。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篇2

[关键词]小学教学 常规管理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的施行与进展要靠制度的保障。这些制度,既要有宏观上的理论导向,又要有微观上的可操作性;既要有主观上的要求,又要有客观上的灵活;个人认为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以“质量立校、管理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相关教育理念。

一、健全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明确且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工作管理过程中,只有有了好的工作目标,那么才能够指导下面的工作开展;其次,需要制定严谨的教学计划,只有有了好的工作计划,在每一步教学管理过程中,才能够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条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学管理制度就是为了维护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一个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只有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遵守这个既定的规章制度,那么整个教学目标才能够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顺利的开展。如果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各行其是,各自为政,那么学校管理就会出现混乱,学生和教师的组织性变差,教学效率明显降低,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才能够顺利地指导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保证学校内外各项工作的协调一致。

二、严格监控教学质量

1.课前做好备课工作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导,所以说能备好课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效备课要求教师能关注学情、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有相应的学法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教法,就是说教师的一切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起点分析重难点,设计学法教法、设计课型和教学结构。备课步骤要严格遵循以下方案:第一,整体把握教材,就好比是要把握教学目标一样,教师提前备课的过程中,能够对整个课本内容进行一个连贯、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再加上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快速地提炼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就可以达到一个宏观调控,微观执行的过程。第二,认真编写备课教案,就好比是在教学目标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分条罗列,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备案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的知识点和难点,可以进行有效地标注和补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定期反思教学不足

所谓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反思性教学可以提高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增强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应该是一个长久的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仅可以强化教学能力,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得科研范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问题,增强教学能力和自身的信心。

三、科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关键是要懂得对比和借鉴。在学校开展可以研究,最好采用同伴互助形式。集体备课,由同组同课的老师上完这节课再由科组进行评课,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然后再由第二位老师上同一节课,由此类推,到本级科的最后一位老师。那么最后一位老师上的应该就是体现出集体智慧,较为成熟的一节课了。这种做法对于调整教学策略,研究真正有实效的内容实施很有帮助的。学校领导带头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对本教研的认识,逐步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保证了教研活动时间。学校各教研组坚持隔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力量,促使了学校课堂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和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整体推进。我们还重视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管理、监控。规定了各教研组必须制定教研工作计划与活动内容。教研活动要做到三定五有:定时、定内容、定研究课题;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原始资料积累,有教研组活动总结。

四、结语

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需要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同时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使教学常规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要注重抓好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工作、考察等几个基本环节。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贵在坚持,重在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贵在探索,重在实施。“坚持”与“实施”犹如两只“慧眼”。它把教育的迷雾看穿,洞察教育的本质,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对于小学教学的意义十分重大,它能够有效的保证小学教学活动的科学开展,为小学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必要的保障。同时,各级学校、小学教学管理者、教师都需要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下开展工作,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培育出祖国的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树林.普通高中教学常规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梅奎.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35):7-9.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篇3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实施全方位的目标管理,特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常规与课程标准

1、学期开始各年级各学科都要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并努力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课时划分科学,教学进度清楚,时间分配合理,各教研组制订学期教研计划,并于开学第一周上交教务处。

2、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做到学科教学目的清楚,教材结构清楚,学科特点清楚,重点难点清楚,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清楚。

二、备课

1、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及教具,备教学练习,备能力培养措施,备德育美育的熏陶。

2、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教案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实验操作、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小结。学期中应超前一周备课、教案字清楚整洁。

3、不得使用旧教案或以参考资料代替教案。

三、上课

1、教学人员必须按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2、坚持上课第一次铃前教师到位,上课期间不能离开教室、不能坐着上课,下课不拖堂。

3、正确贯彻教学原则,做到掌握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板书、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辅助教学。

5、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要按质量完成实验示范、操作,让学生人人动手做实验。

6、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无知识性错误,做到精讲精练,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7、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作业与批改

1、布置作业要明确,内容要精选,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时间要控制,杜绝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

2、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不得超过1小时。课堂作业要全收全改,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

3、严禁让学生批改课堂作业。

4、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错误要记录,原因要分析,讲评要严格,错题要重做,作业要达到规定次数(数学、低年级语文每天一次,作文全期12次)。

5、作业写清批改日期,批改简明易懂;少指责,多鼓励。

五、辅导

1、语文、数学的课外辅导要做到四点:(1)制定潜能生转化记录;(2)对成绩优秀和智力较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学习难度满足他们的求知欲;(3)解答疑难问题进行学习方法指导;(4)组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在培养学生合格加特长方面下功夫,五六年级学生建立阅读笔记及图书角。

2、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优秀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发挥特长,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分析原因,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个别指导或有计划的补课,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并对他们的特长予以鼓励和培养。

3、课外辅导要安排在学生自习或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不准侵占和挪用非语数课时间进行辅导。

六、教育科研

1、每位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并能围绕活动中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坚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

2、遵守教研纪律,不无故请假或迟到早退,教研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考勤奖惩。

3、每周三第七课为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根据各自情况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并作好记录。

4、各教研组每周按单元重点、难点,由教研组集体研究备课一次。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篇4

“教学常规”是指符合教学规律的各个教学环节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主要包括备课、上课、反思、改作、辅导、评价、教研等方面,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将“教学常规”视为“僵死的教条”,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备课,或是“复制”优秀教师、合作伙伴和自己的旧教案,或是太简单流于形式、太复杂不实用,或是拖到定期检查之前补甚至是没有备课;二是上课,或是“教教案”,或是完全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或是随心所欲地与教学设计严重脱节、“脚踏西瓜皮上到哪里是哪里”;三是反思,或是没有进行,或是流于形式,或是不痛不痒的不够完整、不够彻底;四是作业,或是没有精心布置,或是不亲自、不及时、不认真批改,或是没有进行错误题目订正后的再批改;五是辅导,或是没有认真进行,或是没有计划、随意进行;六是评价,或是没有重视过程性和结果性的有机结合,或是评价内容不科学、评价方法不合理;七是教研,或是没有参与,或是没有认真参与,或是没有真正实现改进自己的教学。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一是教师的职业素养不高。(1)职业道德缺乏。有的教师把教学科研当作“副业”,贻误学生学业、摧残学生心灵、亵渎教育事业;有的教师把利益关系当作“首要目标”,片面看重学术成果、盲目轻视教学质量。(2)敬业精神缺失。有的教师把自己的职业视为普通的职业、按部就班,有的教师把自己的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有的教师把自己的岗位视为享福的岗位、安心养老,有的教师把教学的常规视为僵死的教条、偷工减料,有的教师把常规的检查视为领导的刁难、敷衍了事。(3)教学业务不精。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没有丰厚的知识积累、没有娴熟的教学技能、没有勤奋的探索精神,不能有效地教给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各种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学校的管理水平不高。(1)领导认识不对。一方面可能是“假人性化管理”片面照顾教师工作“太忙”,另一方面可能是“分数至上理念”片面追求用成绩评价“质量”。(2)检查方法不好。一般都是定期、提前打招呼的检查,检查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只关注数量不关注质量,只重视考核不重视反馈、只重视领导评价不重视教师参与。(3)奖罚力度不大。有的检查结果跟教师考核、评优与晋升完全脱钩,有的检查结果的奖罚力度太小、隔靴挠痒,以致无法促动教师心弦。

改进问题策略

1.明确要求。在新学期第一次教师会上,业务校长对教学常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1)备课。做好二次备课,一次备课就是找到优秀教案,二次备课就是每位教师以新课标为依据、认真解读学生和教材、结合自身风格和教学经验对一次备课进行修改。(2)上课。用教案教,善于把握学生在课堂上暴露的学习起点,在起点推进的动态过程中找到一个新知教学的切入点,把教学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重点落在学生的可能发展区,教学终点指向学生的未来发展区。(3)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重新审视和观照自己的教学预案并作进一步修改与完善,既要习惯做感性反思,又要注重理性反思。(4)批改。一方面要关注错误较多的题目,往往是由于教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补课直至学生完全掌握为止;另一方面要关注错误较多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学的问题,教师要认真辅导直至全部掌握为止。(5)辅导。制定辅导计划、明确辅导对象和任务、确定辅导重点和策略,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重视“拔尖”、努力“补差”、带动“中间”,保证合格率、提高优秀率。(6)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既要重视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也要重视学期中的阶段性评价,还要重视学期末的结果性评价。(7)教研。最有效的教研就是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对自己的理念与行为进行系统反思,开展自己的研究、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与深刻、分析更加深入与理性、视野更加开阔与广博。

2.开展随检。学校将双周定为“教学随检周”,每位行政领导由一位老师陪同检查一位老师的教学常规,具体检查的对象和陪同检查的老师在校委会上进行统筹安排,原则上每位老师每学期接受检查和陪同检查各轮到两次,每次检查在当天早上通知老师。(1)首检。每次检查主要进行七项评议:①课堂教学水平,主要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和教学效果的高效性;②三次备课质量,主要看教学预案的利用率、“二次备课”和“三次备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③作业批改质量,主要看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首次批改的及时性和订正批改的完整性;④辅导学生效果,主要看辅导记录、询问辅导学生以核实辅导工作的真实性;⑤评价学生能力,主要看课堂上过程性评价学生的水平、期中时阶段性评价与期末时结果性评价的情况;⑥教学研究水平,主要看课堂教学有否体现小课题研究进程和阶段性成果、参加校本培训的各种记录;⑦总体教学工作,依据上述六方面的检查情况作综合性评价,每次检查结果立即以面对面的形式向老师反馈,肯定优点、商议不足、指明方向。(2)回检。在首检中发现的问题,负责检查的行政领导在半个月之内要安排时间通过回头看进行回检,回检主要看:对于能够整改的在规定时间内有没有整改完毕,对于较难整改的在首检后有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做。以这种方式督促每位教师不断地、及时地改善存在的问题,久而久之,让每位教师把刚性的“教学常规”变为常态的“教学习惯”。

3.严格考核。在每个学期期末时,先由每位行政领导对自己负责的每位检查对象进行综合评估,然后由业务校长对每位教师的评议结果进行汇总,最后提交校委会进行横向权衡并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最终评定。在每学期最后一次教师会上,业务校长对本学期“教学常规”检查与考核情况进行一次整体梳理并提出整改意见。评定结果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对于评定为优和良的教师分别给予较高额度的奖励,对于评定及格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评定不及格的教师则取消下一学期一切由学校自发的教学方面奖金,并取消一切评优资格;对于连续2个学期评定不及格的教师则取消下一年由学校自发的一切奖金,并年度考核评定为不合格;对于连续2年评定不及格的教师,则采取转岗或试聘的方式。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篇5

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的其它工作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05-06学年度是“强管理、上质量”的关键一年。为落实9月7日教育局会议精神,确保小学教学工作,特别是教学成绩再上新的台阶,结合我校区实际,特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文秘站网文章-http://找文章,到文秘站网]

一教案:﹙10分﹚

⒈教案中达到每一课时,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落到实处。﹙2分﹚

2.重点、难点突出,且分清找准本课重、难点。(1分)

3.教学仪器,教具准备与该课堂内容相符,能使用的一定要使用。(1分)

4.要有详细的教学过程,要注明本节是第几课时,要能体现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方式,能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4分)

5.教学后记,每一节课后都要及时写出教学后记。(1分)

6.书写认真、规范。(1分)

二讲课:(10分,每一小项1分)

1教学设计:

①教学目标准确,符合新大纲新课标的要求,符合儿童心理特征个性差异。(1分)

②正确把握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开发课程资源。(1分)

③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1分)

④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愉悦学习和教学目标的实现。(1分)

2教学行为:

⑤在学习指导上要尽量使每一位学生有参与的机会,教师语言要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1分)

⑥及时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过程,指导学生自我评价。(1分)

⑦教师素质,教师要有健康的心态,有爱心,求上进,有较宽的专业知识,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使用普通话,板书合理,书写规范。(1分)

⑧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学习活动,且方式多样,时间充分。(1分)

⑨课堂气气氛活跃,师生交流平等、积极。(1分)

⑩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发展,师生状态较好。(1分)

三作业批改与辅导(10分,每一项小项1分)

⒈作业布置要有科学性,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1分)

⒉作业本干净、整洁,无乱涂乱画。(1分)

⒊作业全批全改,即每位学生的所有作业。(1分)

⒋作业批改及时,即做到当天作业当天批改完成,且批改要有日期。(1分)

⒌作业批改要有激励性的批语,不同类型的学生要有不同类型的批语。(1分)

⒍作业批改无评判错误。(1分)

⒎作业有错误的要有及时纠正的痕迹。(1分)

⒏作业批改要有批改记录。(1分)

⒐要对后进学生有辅导安排或计划。(1分)

⒑有辅导内容,体现后进学生的学习过程。(1分)

四考试(70分)

每学年进行两次期末考试(平时教师自行安排的测试除外)教师所担任科目的成绩的70为考试栏目得分。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篇6

一所学校,要使教学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就必须进行完整、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怎样去进行教学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有力地促进学校教育的均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制度的健全要强化“两个并重” 1.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并重 (1)制度的制定要具备三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抓好教学常规,必须有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必须具备以下“三性”:首先,是目的性。学校教学常规是规范教学要求、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有助于促进日常教学、教研的正常开展。因此,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操作性强,讲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做到寓服务于管理,变检查为指导,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自觉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其次,是校本性。制度是各项工作按相关要求执行,最终达到目标的有效保证。因此,要确保所有工作井然有序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既定目标,就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制度。因此,学校要结合自身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查漏补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制度,尤其是常规教学检查制度、考勤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等,以促进教学教研的优化。第三,是人文性。教学常规,说到底都要贯彻到教师身上,要教师去落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抓教学常规管理的核心是教师,抓常规就是抓教师。因此,在制定实行一些常规管理制度时,学校应尽量坚持人文性的原则,切实减轻教师的额外负担,尊重教师,关怀教师,随时听取教师的意见,使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认可。这样,教师才会以积极的工作、认真的学习来回报学校,理解和配合学校的工作。 (2)制度的完善要与时俱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教学常规管理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常规总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一旦教与学的具体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么常规的形式和内容就必须随之变化,就必须重新修订。常规的管理和执行也是因人而异、“因情有别”的。尽管我们的教学常规是统一要求的,但在具体处理上,我们还应把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适当区别开来,把不同学科区别开来。就学生而言,对低、中、高年级也应该有适当的差别。执行过程中做到让教师参与常规检查,调动大家共同遵守常规,且注意让学生参与管理,形成教、学、管的良性运行机制。 2.落实与反馈并重 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目的,并不是走过场,为“检查”而检查,增加教师的负担,而是通过检查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促进教学更加优化。因此,实行教学常规检查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制度落实要持之以恒。“滴水能够穿石”,靠的就是持之以恒。抓教学常规管理最忌时冷时热,有始无终。对待教学常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应一抓到底,绝不动摇。首先,严格制定各种制度,保证常规管理持之以恒地进行。如严格落实教学常规随时检查制度,发现问题限期改正,对教师的日常工作实行“即查即结”,奖优罚劣。落实各项常规活动评比制度,定期举行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学生作业展评等,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当然,只靠领导去管还是不行的。同时,我们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从思想上引导:作为教师没有持之以恒遵守“规矩”的毅力,就很难使自己形成严谨踏实的教风;作为学生没有自觉守“规”的恒心,同样很难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求实治学的品质。这样,便会慢慢地使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形成持之以恒严格向常规要习惯、要品质、要质量的观点。 (2)结果反馈要一针见血。抓常规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旨在更为有效地激发教和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管理的结果必须反馈到“教”与“学”,而且要快、要及时,要一针见血。反馈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当面交流,如随堂听课、推门听课后,与教师直面交流,提出建议。二是集体反馈,如每次抽查、定时检查以及各种专题比赛和活动一结束,就召开教学常规专题会议,对检查、比赛、活动结果进行归纳反馈,对各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总结,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完善。这样,才能让常规管理及时调控,实实在在地逐步完善。 二、 教师的发展要构建“三个平台” 1.引领平台 (1)领导引领。学校领导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励教师的理论学习,增加渠道扩大教师的信息来源,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平时自学、学历进修、“自培自练”、校本培训等多种途径,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创设各种机遇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比赛、课堂教学评比等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2)专家引领。专家指导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学校应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定期邀请不同的专家到学校指导,通过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课堂教学诊断、课题论证等方式,参与和指导学校的教研活动,努力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指导和帮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展示平台 (1)自身展示平台。学校应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对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成长回放,如成长档案袋内放有鲜红的获奖证书,有精选的教育论文,有耐人寻味的教育故事,有富有个性的教育心语,有学生给老师的饱含深情的来信,有 校长的希望寄语,有难忘的教学困惑等。让教师在展示、品味中,互相学习、激励、交流。 (2)公平竞争平台。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学校要通过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积极创设有利于良性竞争的机制和平台,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积极展开良性竞争,通过竞争实现教育发展的动态和谐。竞争不在于区分孰优孰劣、孰胜孰负、孰强孰弱,而在于通过竞争实现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3.成长平台 (1)均衡发展平台。就是整体发展,协调发展。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应创新管理,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教师交流”、“结对帮扶”、“监督评估”等机制,促进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帮带,达到共同发展。(2)造就名师平台。学校要以科研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着眼教学质量,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让这些教师挑大梁、担重任、带徒弟、作榜样,并根据实施方案履行相应职责,享受相应待遇。通过“结对子、搭台子、压担子”,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从而达到“领头羊”的目的。 三、 教学质量的监控要把握“四个支点” 1.支点一——备课与教案 备好课是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做好备课的管理与监控是上好课的前期保证。当前情况下,学校管理者必须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制定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制度,备课做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进度相统一;备课要做到“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作业的设计与辅导)的监控管理。二是做好网上下载教案、共享教案的管理。如今是网络信息时代,网上资源丰富,名师的教案、课堂实录确实可以给我们以借鉴作用。学校应制定措施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生和实际情况,对网上的教案和共享教案进行“二次开发”。 2.支点二——过程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学校要用教学“六认真”的要求规范教学行为,教务处要加强“六认真”检查力度。要求每个教师自觉做到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悉心辅导每一个学生,细心批改每一次作业,真心评价每一个学生,精心研究一个课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备课组长对计划执行情况、备课、作业布置批改情况等进行检查,重在引导教师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期中、期末教务处应对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其次,学校应建立反思型教学制度。要求教师开展多样化的课后反思(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和在专家引领下反思等形式),要通过课后反思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诊断,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支点三——质量检测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要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用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来统领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每个学生都有发展、都有提高。突出两个重点: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加强作业管理。要通过集体备课、群体教研来优化备课,要用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学行为来优化上课,作业要精选,要控制总量,提高实效。作业管理要坚持“四个必须”,即布置的作业必须纳入教案,必须自己看过,必须及时批改,必须及时评讲。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4.支点四——评价体系 评价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指挥棒,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的成长,能促进学生朝着正确的育人方向发展。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去落实:(1)完善教师发展性的内容和考评办法,成立由校长、蹲年级行政、教务处、教研室、备课组长组成的课堂教学考评小组,对教师的平时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考评。(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让学生在收集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学期初各班主任要检查寒假学生收集整理记录袋的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指导,创造性地开展成长记录袋的收集工作,力争期末能全面考评一次。(3)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无论是课外阅读、口语交际,还是实践操作、习惯养成,都应及时观察、及时记载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喜悦,体会成功的感受。 四、 教研活动的开展要进行“五个优化” 1.教研时间充足化 学校开展好每周教研活动,做到学科组的活动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平时做到校本教研经常化,做到既便于领导对校本教研的参与、指导和管理,也不会对学生的管理和全校的教学秩序造成大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2.教研流程程序化 学校规范教研活动流程的管理,除学校开展的全校性教研活动外,要求各教研组必须在开学初将活动内容、主题、形式上报教导处审批备案。组内活动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专题、定主讲人,应有详尽的活动记录,活动记录必须由该组分管领导签字,以确认其活动开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教研资源整合化 开展以校本课程开发、校本后续培训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研,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根据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依据,并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开展校本教研和教育科研活动。 4.教研形式多样化 要求学科组围绕学校的校本教研日程,结合各组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创新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总结”的基本操作模式,灵活运用开放式、促进式、针对式、学科整合式等多种教研活动形式,有计划地开展理论学习、案例分析、集体备课、教师讲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教学咨询、教学指导、专题讲座、课改沙龙、与骨干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 5.成果经验推广化 学校要及时总结学校的教研活动情况,对于好的做法、先进的教研成果,要及时推广。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篇7

【关键词】人才 小学教学 教务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185-01

现代文明的发展有三大顶梁之柱:科学、技术、管理三个方面组合而成。记得有位名人说过:能让科学发挥出惊人威力的只有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这句话无论从哪个方面理解我们都足以看出科学的管理体系在各个领域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些年来,各个地区的小学办学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张,而新建学校相继产出的教学成果让其逐渐与社会并轨,但是小学内部结构却日益变得错综复杂,管理的难度也相继变大。教学管理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它是将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齐头并进的科学,需要管理者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一门高深学问。在多次全国性的教育总结会上这样的话题一直被会上提及,由此可见,对小学校的科学决策领导和科学的教务管理机制的完善方面日益重要。本文,笔者基于自身日常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如何完善小学的教务管理机制做了简单的介绍。

1 制定并优化科学的教务常规管理机制

小学教务常规管理机制不同于一般的管理机制,它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多序列的多变过程。教务常规管理虽然其历史年代比较久远,但是小学学分制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它的发展,让其管理工作变得十分的复杂。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小学教务常规管理机制的科学性,就必须要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充足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建立和谐、完善的管理机制,努力优化小学常规教务管理模式。

(1)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职能、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在小学校园内设立教务办公室或者教务活动室,充分调动学校积极性。在能足够保证学校宏观管理方面没有漏洞的前提下适当的进行放权,并适时的进行分权,充分发挥小学教务常规管理体系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并将教务常规管理机制的协调性融入其中,渐变形成统一领导和分散管理的监控管理体系。在具体工作中能很好的处理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协调统一,让小学整体教务管理机制可以更具现代化和高效化。始终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其中。

(2)建立规范有序的常规教务管理工作流程

为了能够在工作中确保常规教务管理的模式规范有序,在工作者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务管理程序中的控制力度,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流程、秩序化的运作机制。所谓规范有序的常规教务管理工作流程就是指围绕教务管理具体的工作指标为中心,健全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并对其中有些实施过程进行合理的分解,力求将小学中的每项教务工作都做到章法有序,即:既能清晰的划分出教务管理机制中各个岗位上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又能将教务管理工作做的更为的透明化和公开化,不仅能让在校师生对校园教务管理机制进行共同的监督管理,还能使得教务管理工作更加的有序,从而更好的提升小学教务管理水平,提高学校知名度。

2 加强法制教育,优化教务常规管理机制

无论是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学生是学校的教育主体这一大方向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做好学生的思想汇报工作,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守法习惯是学校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我们应该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将法制教育作为教务管理机制中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坚持将法制教育和课堂文化、校园文化相结合:

(1)法制教育融入课堂文化教育。在日常工作中将法律知识列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中,将其作为学生学习党的必修内容,坚持让学生做到每周都有法制课,努力让小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更加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具体化。

(2)法制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教育。小学生的本性是爱玩,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课外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运用学校的宣传栏和墙纸、墙报等宣传地进行宣传,将法制知识列在各项地点的主要栏目之内。另一方面,组织学生举办课外活动,开展多方面的与法律相关的活动,将法律知识充分贯彻到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中。

3 完善校园网络体系,实现现代化的常规教务管理手段

(1)将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运用到小学教务系统中,逐步完善校园网络文化

网络技术具有很大的信息容纳量,其资源包也非常的全面,且信息传播的速度也非常的快。很多学校都建立了自身的校园网络文化,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仅仅将其作为讨论问题和查阅资料的教学工具等。通过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学校可以开设更多方面的学术工作、活动,建立海外图书馆,学校也可以将学校相关制度公布在网络上,让学校的信息可以与社会充分的衔接在一起,真正实现网络技术化的教务管理服务机制,全面的服务于学生。

(2)提高网络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完善教务常规管理机制

完善的网络教务常规管理机制的实现需要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管理素质还必须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校园的管理手段和技术都将不断的创新。面对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网络教学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和运用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真正帮助学校教育网络体制的完善,优化教务常规管理机制。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篇8

快速变化的世界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的未来,关注未来社会的主体——今天的孩子们。我们强烈地意识到社会赋予了幼儿教育更高的期望和更神圣的使命,创优质高效的幼儿教育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的责任。一所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科学的教学管理,只有通过建立和实施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才能使教学工作有序开展,保证教学效益的提高。

根据时展的要求和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园决定开展“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研究”。

二、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目前中小学关于教学管理创新研究、教学管理精细化研究、优化教学常规管理研究、有效性教学管理研究等较多,也有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校本教研活动,重视教师素质提升,实行均衡教育教学,推行教学质量评估。还有推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管理模式。“一个中心”即以常规管理为中心,抓住课堂主阵地,全力实施“有效教学”,让教师具有扎实的授课技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各种举措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两个基本点”即班主任为单位的班级管理团队和教研组为单位的学科教师团队。推行教育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中坚力量,发挥教研组集体研究的潜在能量,通过专家引领、专著学习、学术组与备课组活动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但是这些经验和成果适宜于中小学,而幼儿园以其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课程理念,有其特殊性,因此,必须研究出适合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

1. 教学常规:就是指关于教学的日常规定,它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常态准则和常态要求。

2.管理:管理是指在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来协调他人的劳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高效率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 教学常规管理,就是根据教学工作规律和学校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教学日常规章制度,使教学能顺利进行,并日趋有序化、规范化、稳定化,从而有效地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的活动。教学管理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

四、研究目标

根据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管理现状,探索出适合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办法,提高幼儿园管理质量和教学效益,促进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五、研究内容

1、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调查。

2、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策略的研究。

3、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模式的研究。

六、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以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和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课题开题前,了解幼儿园教学常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行动研究法:通过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不断调整管理方法。注意边研究边总结。

(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进行全面完整的归纳、提炼,进行分析,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xx年12月—xx年年6月)

(1)研究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的现状,征求意见,确定课题。

(2)广泛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确定课题内容。

(3)确定研究对象,培训研究队伍。

(4)制定研究方案,明确人员分工。

2、研究阶段(xx年年7月—2012年7月)

学习内容:《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细则》、《武汉市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暂行办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等。

结合平时的保教常规管理,反思保教人员的行为方式,规范各保教人员的行为,建立各项制度、完善评体系等,创新保教常规的管理行为与方式,有效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量。

总结反思前期研究工作,召开课题中期报告会,制定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以“行动研究”的方式,不断调整实验方法,检验保教人员管理制度,研究常规管理的策略、内容、途径和办法、措施,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范文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篇1一、 健全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学校教师的管理责任化、科学化、规范化,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教学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