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饮用水管理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06 16:56:22浏览:373

学校饮用水管理

学校饮用水管理篇1

一、检查工作目的

全面摸清和掌握全县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健全和完善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二、检查对象及方法

(一)全县所有学校、托幼机构

(二)对生活饮用水进行采样,县疾控中心负责进行检测。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培训、自查整改阶段。(3月16日-3月31日)培训时间、地点县教育局另行通知,培训人员:学校后勤主任。

第二阶段:现场监督检查阶段。(4月1日-5月31日)检查组对学校的供水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意见。

(三)总结汇报阶段(6月1日-6月6日)检查组将检查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市卫生局、教育局。

四、组织领导

县卫生局、教育局成立以主管局长任组长的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强化协调,明确职责,保证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检查内容

(一)学校是否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是否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二)供水学校是否取得卫生许可证;供水人员是否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三)使用涉水产品单位是否索取有效卫生许可批件。

(四)学校饮用水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蓄水设备设施是否定期清洗、消毒。

(五)自备水源周围环境、防护设施、蓄水池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六)桶装饮用水是否索取卫生许可证及产品每批次的检验合格报告;是否定期清洗饮水机,保温桶是否进行日常清洗、消毒。

(七)输水管道是否穿越渗水坑井或污水池等污染源;输水管道、阀门是否存在严重腐蚀和渗漏现象。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把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敖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安排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各学校要切实落实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一把手负责制、相关工作人员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防水污染事故发生。

(二)严格执法,认真指导。卫生部门要加强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要依法加大对学校饮用水的监督、监测力度,严把许可关。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督促整改到位,并对整改情况及时进行复查,坚决杜绝学校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生活饮用水。

学校饮用水管理篇2

为切实做好我市中小学校饮用水卫生工作,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我市组织市、县两级卫生监督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分期分批开展了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专项调查。经市人民政府领导同意,现将调查工作情况和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全市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

(一)饮用水来源情况

全市共检查市直及6个县(市、区)中小学校496所,其中使用市政供水(包括乡镇集中式供水)的学校有241所,使用自备供水的学校有282所,使用二次供水的学校有74所(一些学校除自来水外,还用井水或二次供水)。

(二)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及其落实情况

被检查学校均配备有卫生管理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161所学校制定有较完善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有相关管理工作的记录资料存档。335所学校未制定有完善的专项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无相关管理工作的记录资料存档。

(三)自备用水管理情况

282所使用自备供水学校的水井深度在3~92米,平均35米,其中机电泵83口,压把井76口,其他取水类型123口。有70处水源为比较深的井,均用机电泵进行取水,且卫生防护条件较好。但有55处水源为地表水,取水点环境和卫生防护条件较差。所有被检学校均无饮用水自动消毒处理设备,未做到对水池、管网进行定期清洗和每日进行水质消毒并做好记录。有85所自备水源集中式供水的学校未申办有供水卫生许可证,仅有36名供水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

(四)二次供水(蓄水池)卫生情况

在使用二次供水的74所学校中,蓄水池密封加盖、加锁的学校有40所,蓄水池未密封加盖、加锁的学校有34所。8所学校能做到对每批池水均进行消毒后供水,35所学校蓄水池能不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其余31所学校对蓄水池不作消毒处理。

(五)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情况

本次检验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样共486份,检验合格211份,合格率43.42%。其中市直和兴宾区检验152份,合格67份,合格率44.*%;象州县检验128份,合格82份,合格率64.06%;金秀县检验22份,合格5份,合格率22.73%;忻城县检验119份,合格28份,合格率23.53%;合山市检验24份,合格3份,合格率12.50%;武宣县检验41份,合格26份,合格率63.41%。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多数学校对于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重视不足,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未建立或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二)所有使用自备用水的学校都无水质沉淀、净化、消毒设施,大多数学校未对自备用水进行定期清洗、每天消毒并记录。

(三)乡镇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卫生存在安全隐患。在对乡镇集中式供水单位检查发现,有52所乡镇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质沉淀净化、消毒卫生设施不全,日常供水消毒工作不到位或仅在洪水期作不定期消毒。忻城县检查发现,乡镇以下水管所的制水工艺流程不符合国家标准,没有沉淀过程,属于直抽直供,取水点周围没有设保护区,有的取水点周围有污染源;在水质消毒等方面,仅大塘和思练镇两个水管所备有自动消毒机,但没有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其它乡镇的消毒均靠人工投药消毒,均无法保证消毒效果。

三、整改要求

(一)切实加强对学校生活饮用水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卫生、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生活饮用水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县(市、区)教育局,各中小学、幼儿园要立即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生活饮用水整改任务,实现每个中小学、幼儿园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目标。

(二)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尽快制定整改方案,列出完成整改时间表,务必在署假期间全面完成基础设施的改造任务,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生活饮用水必须在年内完成整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对整改任务完成情况、制度建立建全情况、管理规范程度、从业人员素质等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市人民政府将对各县(市、区)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建立健全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卫生管理工作方面的职责,要落实责任到人,对不重视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不落实各项防病措施,不消除存在的卫生隐患造成介水传染病疫情发生的,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尽快落实整改经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经费,进一步加大对不合格学校饮用水卫生基本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完善学校饮用水卫生防护、消毒设施,责成不合格的集中供水工程业主(包括乡镇集中式供水和学校自备供水)在卫生监督部门指导下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改建,并配置必备的消毒设备。

(四)进一步加大饮用水卫生监管力度。要加强对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管,卫生防疫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每年在春、秋季学期开学前完成对各中小学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情况检查,及时消除存在的饮水卫生安全隐患。对乡镇以上水厂,要求要有自动消毒设施,配备相应的基本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对自备水源、二次供水的学校和各村屯级水厂,要求增添并正常使用自动消毒设备,以保证消毒效果。

学校饮用水管理篇3

饮水卫生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今年上半年,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对全市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了联合督导检查,结果表明,我市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幼儿园)学生生活饮用水存在着较大的卫生安全隐患。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有效预防学校介水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饮水卫生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级教育、卫生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饮用水卫生工作,将学生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学校考核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加强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的督导检查。全市各类学校、幼儿园迅速采取措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全面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消除卫生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用水卫生安全。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学校负责人是学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应明确专人负责学生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建立健全有关卫生管理组织、制度,建立饮用水卫生档案,制定饮用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水污染事件报告程序公示、饮用水卫生监督信息公示、饮水安全制度和饮水安全责任制等,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档案。对不重视学生饮用水工作,未积极采取改进措施,监督检查不到位,导致学生发生介水传染病事件,将按规定追究学校及相关单位部门责任,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三、突出重点,规范整改

自备集中式(自备水井)供水、二次供水学校要按规定办理供水卫生许可证,存在问题的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按卫生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使供水卫生条件和水质达到有关卫生规范和卫生标准的要求。自备供水、二次供水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要按要求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和维护,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化验,确保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一)加强水源卫生防护,防止水源污染

加强对水源的防护,落实相应的水源保护措施。学校自备水取水点周围30m范围内不得设置厕所、渗水坑、粪坑或化粪池,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和铺设污水管道。水井口应建高出地面20cm以上的井台,井口必须加盖、上锁确保水源水安全。

(二)学校自备水源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学校新建、改建、扩建集中式供水时,必须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对水质进行全面分析,水源水质监测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并有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水质本底检验报告。对在水质无明显变化、无新增污染源等正常情况下,由县(区)卫生监督所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项目和频次,每学期至少一次。

(三)加强饮用水的消毒和供水设施设备的管理,确保水质卫生安全

各学校要加大饮水消毒设施、设备的投入,配备有效的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严格执行饮用水消毒管理制度,按规范要求开展饮水消毒和消毒效果的监测,并对消毒情况做好记录。

采购和使用的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净水剂、消毒剂和输水管等各种涉水产品,必须选择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产品并符合卫生安全要求,同时要向厂家或商家索取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复印件。

加强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和维修管理。对水井、蓄水池、水塔以及其它的供水设施要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和检修,并将清洗消毒和检修情况做好登记。

(四)桶装饮用水的管理

进入校园的桶装饮用水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的生产经营企业提供的产品。②产品质量、标识等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桶装饮用水标识上标注QS标志。③必须具备出厂检验合格证的产品。对进入学校的桶装饮用水实行统一招标采购。各学校应落实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安排封闭式场所单独存放,并对索证情况和检验报告情况进行专门记录。

学校必须定期对桶装饮用水饮水机进行清洗、消毒。饮水机的清洗消毒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在清洗消毒后抽检饮水机龙头水,同时按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做好相关记录。在学校春秋季开学前必须对饮水机进行统一清洗消毒,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凡发现桶装水标签不全、颜色异常、气味不正、口感不纯或已启封的,不得继续使用,应立即封存。

(五)严格健康检查

各学校配备的专(兼)职供水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每年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一旦发现患有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时,要立即调离工作岗位,并查明病因,待排除有碍饮用水卫生疾病或治愈后,持有效的健康证明方可重新上岗。

(六)加强宣传,培养学生良好的饮水卫生习惯

各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饮用水卫生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要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饮用水安全知识专栏、板报,告之学生饮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一旦发现水质出现异色异味等现象应及时报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水卫生习惯。

四、加强督导,认真防控

学校饮用水管理篇4

2010年下半年,湖南省益阳市、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和浙江省衢州市陆续发生学校自备水源污染导致学生感染胃肠疾病事件,对广大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加强我市学校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出现类似事件,今年元月份我市对辖区内所有学校饮用水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全市所有的学校,包括高中(含职业学校)、初中、小学和幼儿园。

1.2 内容 包括是否提供饮用水及提供方式;学生饮水卫生习惯;提供饮用水学校的饮用水卫生状况。

1.3 方法 统一制定调查问卷和现场踏勘,幼儿园采取询问调查,小学至高生声采用问卷填写调查。

2 结果

2.1 饮用水提供及提供方式我市有各类学校111所,高中7所、初中22所、小学37所、幼儿园45所。未提供饮用水50所,提供61所,提供率54.9%。提供饮用水的61所学校中,使用开水的55所,使用桶装纯净水的6所。

表1各类学校饮用水使用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高中和幼儿园的饮用水提供率明显高于初中和小学。

2.2 学生饮水卫生习惯 采取分层随机分别从高中、中学、小学、幼儿园抽取41所学校的学生问卷调查学生饮水卫生习惯。其中城市高中1所、中学3所、小学7所、幼儿园5所合计620人;农村高中1所、中学5所、小学11所、幼儿园8所合计853人。调查情况表明,有饮用生水习惯的占18.6%,借用他人水杯的占48.5%,自带饮用水占49.1%。学生饮水卫生习惯见表2。

表2 学生饮水卫生习惯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学生饮用生水习惯的率高于城市,经经X2 检验(X2=31.3,P

2.3 提供饮用水学校的饮用水卫生状况 提供饮用水的61所学校中:使用自来水的49所、桶装纯净水的6所、使用自备水源水的6所。定期对饮水机清洗消毒的有2所,向供应单位索取证件的有3所。

使用自备水源水的学校中,用水卫生制度健全的2所,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的4所。领取许可证的1所,持证率17%,从业人员定期体检的3所占单位数的66.7%。自备水消毒的2所、水质送检的2家,消毒率、送检率为33.3%。周围存在污染源的1家。

3 讨论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我市学校饮用水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学校未提供饮用水供学生使用,存在学生饮水安全隐患,问题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二是学生饮水卫生安全观念不强,尤其在农村学生中比较突出。三是桶装饮用水未按照要求定期清洗消毒,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四是学校自备水源水管理欠规范,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学校未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未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未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未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饮用水未定期检测以及井周围存在污染源等方面问题。

学校饮用水管理篇5

关键词:农村学校,贫困县,饮用水,赣州市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源。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学校饮用水是否安全?带着这一问题,利用2017年春节前后的寒假时间,我们围绕农村学校饮用水现状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 基本情况

赣州市地处江西省南部,又称赣南,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全市农村学校供水主要采用自供水(即学校自建供水工程供水)和集中供水两种方式,主要水源类型有山溪水、江河水、水库水、地下井水等。

(一)开展调查研究的起因

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饮水安全问题频发。据网络媒体信息,会昌县周田镇等地农村学校先后发生饮用水安全事件。为了解赣州市八个贫困县(区)饮用水质量现状,特开展本次调查。

(二)调查研究范围

范围为赣州市下辖的赣县、上犹、安远、宁都、于都、兴国、会昌、寻乌八县(区),主要是这些县(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指义务教育学校,含中学、小学、村小和教学点)的供水质量问题。

二、调查研究方法

为摸清这八个县(区)农村学校饮用水状况,2017年寒假伊始,我们商定采取先集中调研(前两个县)后分组(其他六个县)再集中(到市有关单位)的方式,具体通过实地察看访谈、发放问卷、提取样品检测,在赣州市有关单位咨询查找文献资料进行。

(一)实地访谈、问卷调查

我们确定在所调查县(区)选择地处该县(区)北部、中部、南部的3所农村学校作为1个县(区)的调查对象。八个县(区)总计调查了24所学校,现场走访对象213人,发放并收回问卷213份。从中了解到,24所学校中自供水学校13所,集中供水11所;24所学校中9所学校建立了饮用水管理制度,但制度落实以及管理人员素质等差距大;划定了水源保护区的自供水学校1所、集中供水学校3所;在对213人有关“饮用水是否含杂质”的提问中,认为“清澈不含杂质”、“含有颗粒沉淀物”、“含絮状沉淀物”、“含带有颜色的杂质”、“含其他类型杂质”的分别为79人、53人、38人、32人、11人,分别占比约为37%、25%、18%、15%、5%。

(二)水质取样检测研究分析

期间,在调查学校提取饮用水样品一份总计24份送检。从水源情况分析,13份自供水水源为山溪水的3份,江河水2份,水库水2份,地下井水5份,其他1份。11份集中供水水源为山溪水的1份,江河水4份,地下井水2份,水库水4份。对24份样品进行了PH值、菌落总数等十几项主要指标检测。24份样品中,合格的有10份,不合格的有14份,不合格样品主要是菌落总数等微生物超标9份,余氯超标2份,其他不合格样品为PH值指标或含锰、铁、锌等矿物质超标。

(三)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分析

为更加全面了解情况,我们又先后走访了赣州市水利局、教育局等相关单位,并认真查阅了这几家单位在2016年9月调度的全市19个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饮用水情况资料,并对八个县(区)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梳理、归类、对照和分析,汇总。得知,八h(区)农村学校共计2029所,师生共计548400多人。在对每所学校提取1份样品进行检测的情况资料来看,自供水水样1317份,其中合格为529份,占比40.16%;不合格为788份,占比59.84%;集中供水水样712份,其中合格为311份,占比43.70%;不合格为401份,占比56.30%。不合格水样主要为菌落总数等微生物超标。划定了水源保护区的学校有296所,占比14.59%;未划定水源保护区的学校有1733所,占比85.41%。

三、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分析,饮水不安全问题依然在困扰这些地区的农村学校师生。主要有:

1.生产生活环境堪忧,水源污染问题突出

农村学校饮用水不合格,大多是因水质中的菌落总数等微生物超标,这主要原因:一是农村生活方面,垃圾到处乱扔,污水随意排放,农村厕所、畜禽圈建设没规划,特别是部分学校的自供水水源选取较差,生活污染源众多导致水源污染严重。二是农村生产方面,农业生产用肥打药较多,近几年柑橘黄龙病暴发,增加了打药量,有50%以上的农户年打药量在20次以上,加剧了对土壤、水质的污染。

2.水源地缺乏保护,饮用水没有保障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未划定水源保护区。无论是自供水学校,还是集中供水学校,对水源地保护均不重视。我们所调查的13所学校自供水划定了水源保护区的有5所。在市有关单位的调查表明,八县(区)农村学校划定了水源保护区占比还不到15%。二是水源地水质保护不力。正因为缺少应有的保护,经常发生水源地被破坏、被污染的现象。根据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得知,兴国县茶园、会昌县周田均发生过饮用水水质被污染。

3.供水工程建设滞后,设施功能不全

自供水设施简陋,自建供水设施均采用水源自流或从井内抽水至水池(水箱)后直接供学生饮用,没有净化处理设施和规范的消毒措施。从我们取样检测和在有关单位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合格水占比才40%左右。集中供水设施陈旧,学校使用集中供水工程中有95%以上为乡镇、村级、私营水厂,多数没有配备供水自动消毒设施、饮用水检验设备,且经营管理皆是承包给私人,管理水平及手段落后。

4.供水主体管理不规范,水质安全存隐患

多数乡村自建水厂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供水秩序混乱。同时供水管理人员不熟悉水质处理工艺和相关的卫生知识,加上水厂消毒设施不健全等。据我们提取的24份样品检测出14份不合格样品水质报告和在卫生部门提供的1000多份不合格水质报告中可以看出,细菌总数等指标超标占比超过了75%。据专业人员介绍得知,这些问题都是比较容易处理的,只要按照规范要求、投放适量的消毒剂就可以解决。此外,水质报告中还存在的余氯超标问题,属管理人员投放消毒药品不规范所致。

(二)解决饮用水问题的建议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喝上干净水、放心水,确保饮用水安全是生活的基本需求。解决农村学校饮用水安全问题,重点是要解决贫困地区钱从哪里来,怎么做、怎么管和具体什么样的人来做的问题,也就是说应在资金投入、方法路径、运营机制和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建议:

1.资金投入方面:政府与社会合力

据了解,这八个贫困县(区)迫切需要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仅农村学校师生就需要资金超过3亿元。而这八个县(区)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此,建议从较高层面加大扶持,即国家和省、市层面加大对这些贫困落后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扶持力度,给予政策或项目、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也应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争取项目。对于部分亟需解决的,由地方统筹安排资金和劳力,用于开挖水井等分散供水工程建设。同时,通过兴建集中供水工程,实行有偿供水制度,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如发动企业、社会各界捐助,引导企业和个人投资等多渠道解决资金投入问题。

2.方法路径方面:治理与保护并举

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紧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坚持依法加强水源地保护,明确划定区域范围并封闭管理。二是着力改变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规范农村畜禽养殖,严格落实“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三区划定,在水源地必须划定为“禁养区”。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的无害化处理。倡导绿色环保,使用无公害农药化肥。三是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在水源地积极开展农业和工业生产整治,该歇业的歇业,该搬迁的搬迁。

3.运营机制方面:工程与制度兼顾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完善工程建设和制度建设。一是加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对所有自供水设施M行改造,大力兴建集中供水工程,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让集中供水工程覆盖所有农村学校。二是完善饮用水工程设施建设。对设施简陋、陈旧,或建设标准低、没有净化处理设施的工程,全面进行改造、完善提升,达到工程建设运行标准;三是建设水质监测站,逐步实现对水源地水质水量的实时监测,及时便捷掌握情况;四是完善管理法规制度。尽快编制水源地保护管理有关法规制度,对饮水工程设施日常运行管理及各项工作操作流程等从法规制度层面进行明确、提供制度保障。

4.从业人员方面:专业与敬业并重

对每一所学校,严格落实专人负责饮用水日常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培训。对所有上岗人员,开展岗前业务培训,确保达到专业素质要求再上岗。二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教育、卫生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或学校,定期开展考评考核,落实奖惩。三是加强社会监督。通过群众、学校师生、新闻媒体等,督促从业人员切实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等。

同时,还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报纸、电视、微信等形式,大力宣传保护饮用水源地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公众自觉、积极参与水源地治理与保护行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江西省赣州市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赣江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报告[R].赣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2015.

[2]江西省水资源公报2015[R].江西省水利厅,2016.

学校饮用水管理篇6

系到学校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维系整个社会和谐稳定

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水性传染病暴发疫情在宜宾市和周

边地区的农村学校时有发生。为了解宜宾市乡镇学校饮用

水存在的卫生安全风险,预防和控制学校水性传染病的暴发与

流行,维护学校正常的生活和教学环境,笔者于2011年对宜宾

市乡镇学校生活饮用水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宜宾市乡镇中、小学校共331所,其中中

学139所,小学192所。学校师生人数共计325 778名,饮水人

数计232417名。

1.2 方法 现场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学校供水类型、水

源类型和供水方式、水源污染及防护、消毒设施与措施、生活饮

用水卫生管理情况。同时现场抽检学校饮用水水样。

1.3 检测指标 不同水样均测定18个指标,包括色度、浑浊

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

固体、总硬度(以CaC03计)、耗氧量、氨氮、砷、氟化物、硝酸盐

(以N计)、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依据《生活饮用

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执行;评价方法依据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所测水样只要

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即判定该水样不合格。

1.4 质量控制 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定技术方案、统

一调查方法与内容、统一培训人员。负责水质分析的各区县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须有计量认证资格,并按《实验室分析

质量控制程序》开展样品检测质控。

1.5 统计分析 数据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3.0软件进行

计算机录入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供水类型 宜宾市有52.O%(172/331)的乡镇学校为乡

镇水厂供水,有21.1%(70/331)的学校生活饮用水系二次供

水,有26.9%(89/331)的学校为学校自备水源供水。自备水源

学校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偏远乡镇和经济条件较差的中心

集镇。调查中有311所(占94.O%)学校供水量充足,有88所

(占26.6%)学校学生有喝生水现象。

2.2 水质检验 抽检乡镇水厂供水172份,二次供水70份,学

校自建设施供水89份。3种水样选择感官指标、微生物指标和

一般理化指标中的总硬度、硫酸盐、铁、锰进行比较,乡镇水厂

供应学校的生活饮用水有较高的合格率,达到了70.9%;而自

备水源用水和二次供水合格率较低,分别只有6.7%,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79,P=0.000)。

2.3 监测指标单项分析 调查中对采集的水样18项指标进

行评价,其中色度、pH、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氨氮、

砷、氟化物、硝酸盐9项指标未检测出超标水样;其他指标均出

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其中大肠菌群监测合格率最低,其次

是臭和味、菌落总数、肉眼可见物、浑浊度等指标。

2.4 消毒与未消毒的水质合格率比较 经过水质消毒的学校

水质监测合格率为50.2%(137/273),高于未消毒的水质合格

率(32.8%,1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P=0.016)。

2.5 不同供水类型消毒效果评价 乡镇水厂消毒效果

(74.2%,112/151)优于学校自建设施供水和二次供水

(20.5%,25/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78,P=0.000)。

3 讨论

根据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宜宾市乡镇学校生活饮用

水水质总体合格率仅47.1%,低于全省农村安全饮水学校的平

均水平(49.65%)。说明宜宾市乡镇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质

量较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危害着广大师生的身体健

康。在18项指标中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说明影响宜宾市乡

镇学校饮用水卫生质量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微生物污染,与国内

相关资料吻合。大肠菌群检出表明饮用水可能受到人或动

物粪便污染,可能存在肠道致病菌等病原体的危害,提示应

加强乡镇学校饮用水消毒处理。由于乡镇水厂有较完善的水

质处理设施和卫生管理体制,能够保证水厂出水质量,所以由

其供水的学校水质监测合格率较高,而学校自建设施供水和二

次供水在饮用水处理、安全管理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问

题,无法对水质进行有效管理,导致学校饮用水水质抽检合格

率偏低,与北京市通州区农村学校的报道一致。因此,提高

学校饮用水卫生质量既要做好水质处理,还应重视饮用水卫生

管理工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充足

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包括饮水和生活用水”。所以,无论

是供学生直接饮用的水,还是日常生活用水,都应符合国家饮

用水卫生标准,这也是学校应承担的法律职责。针对宜宾市乡

镇学校饮用水卫生现状,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

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应由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各自分工,相互

协调,加强监督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应将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工

作列入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建立责任追

究制。卫生部门在加强监督管理的同时,还应做好学校生活饮

用水卫生管理中危险性分析的应用,及时进行检测结果的

分析和预警,积极做好水质消毒技术指导工作,并督促学校全

面贯彻落实生活饮用水消毒制度,切实提高饮用水卫生质量。

二是农村改水应重点兼顾学校使用的生活饮用水,发挥现有乡

镇水厂的供水能力,扩大供水范围,尽可能把自备水学校纳

入乡镇水厂供水管理体系,以改变学校低水平管理饮用水的卫

生现状,提高学校的供水质量。三是加强饮水从业人员卫生知

识培训和法制教育,提高其卫生意识和工作技能,最大限度地

预防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四是积极做好农村学校健康教育

学校饮用水管理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全县7家城镇集中式供水水厂,186个行政村集中式供水站(点),40所学校与幼儿园。

1.2 监测点设置与监测频率

1.2.1 镇集中式供水水厂 出厂水、末梢水每季度监测1次,每家水厂设3个管网末梢水监测点。

1.2.2 集中式供水站 对186个集中式供水站(点)水源水、末梢水每年监测1次。

1.2.3 学校与幼儿园供水 饮用水每年采样监测1次。

1.3 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

水样的采集、保存与检验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中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结果评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进行。

1.4 监测指标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污染指标、微生物指标,共21项。

2 结果

2.1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全县各类生活饮用水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项目中,肉眼可见物、浑浊度合格率最低,分别为89.82%和93.47%,pH值和锌指标分别有1次不合格。其中城镇集中式供水肉眼可见物、浑浊度合格率为96.18%和96.95%,农村集中式供水肉眼可见物、浑浊度合格率为84.21%和90.43%,学校、幼儿园供水中肉眼可见物和浑浊度合格率均为97.67%(表1)。

2.2 毒理学指标

监测的三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砷、氟化物、硝酸盐)合格率均为100.00%。

2.3 污染指标

除学校、幼儿园供水氨氮指标有1次不合格外,其余项目(亚硝酸盐、耗氧量)合格率均为100.00%。

2.4 微生物与消毒剂指标

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72.32%和76.76%,游离余氯合格率为65.27%。其中城镇集中式供水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和游离余氯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合格率。学校、幼儿园供水的微生物与消毒剂指标合格率均大于97.00%(表2)。

3 讨论

我县对生活饮用水工作高度重视,从2007年起实施了新一轮的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有较大提高。从总体监测结果看,饮用水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游离余氯,该6项指标2009年的合格率比2007年(肉眼可见物86.56%,浑浊度89.75%,菌落总数88.21%,总大肠菌群60.47%,耐热大肠菌群63.42%,游离余氯48.36%)均有提高。但在日常监测中发现,改水后水厂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水处理工艺不完善,消毒不规范和不充分等问题,导致部分指标合格率仍较低。农村集中式供水中的游离余氯合格率最低,为42.58%,但也较2007年的35.76%有提高。其余所检项目合格率都接近100%。城镇集中式供水和学校、幼儿园供水各项指标合格率均较高,合格率高于农村集中式供水。

我县生活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指标、游离余氯合格率较低,提示环境微生物污染和水质消毒技术落后、措施不实仍是影响我县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主要原因。二是浑浊度和肉眼可见物合格率较低,提示目前我县部分小型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的净化过滤设施或工艺仍较落后。

学校饮用水管理篇8

关键词:城乡供水一体化;现状;制约因素;建议中图分类号:TV674文献标识码:A

一、城乡供水基本情况

该市的城乡供水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慢到快、由追求量到追求质、由追求质到追求优的发展过程。目前,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市、比较完备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

(一)水资源情况。该市多年平均年降雨量601毫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0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73亿立方米,地下水3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为0.67亿立方米。

(二)供水水源地情况。该市饮用水源地共分地下饮用水源地和地表饮用水源地两部分,分别是云山丈岭井群和崮山井群。云山丈岭井群位于云山镇丈岭村东北,小沽河西岸,年供水量为1150万立方米;崮山井群位于原崔召镇沙梁、鱼脊山等村,年可供水量为580万立方米。平度市现有地表饮用水源地7处,分别是尹府水库、黄山水库、黄同水库、大泽山水库、双山水库、淄阳水库和双庙水库。其中,尹府和黄山两座水库主要为城区兴平水厂供水,年可供水量分别为7380万立方米和830万立方米;双山水库为店子镇供水水源地,年供水量为615万立方米,主要为店子镇供水。其它4座水库均为备用水源地。辖区大部分乡镇供水水源以及农村饮用水主要取自地下水。此外,该市还有为青岛提供饮用水任务的大沽河饮用水源地,通过近年来水质监测结果发现,除因农业生产面源污染造成总氮超标外,PH值等20余项指标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符合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要求。

(三)供水设施设备情况。目前,该市城乡供水主要有南村、兴平、云山、崮山等较大水厂4座和1处高位水池,日供水量为500立方米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15处,累计日供水能力达18.45万立方米;各大水厂均建有比较完备的水处理设施、水质监测设施设备和预警监控系统,为城乡集中供水提供了安全保障。

(四)镇村供水情况。目前,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镇村供水工程主要分为集中供水工程和单村供水工程,其中:集中供水的1337个村庄,单村供水的441个村庄。

(五)供水体制机制情况。根据不同的供水形式,该市供水管理分为3种形式:一是市自来水公司管理,这类村庄直接使用城区自来水,其水费收取和管网(村外或小区外)维护均由市自来水公司负责。二是镇水利站管理,这类村庄使用城区自来水水源或本镇集中供水站水源,其城区至本镇的城市供水主管道由市自来水公司负责维护管理,本镇内供水管网由镇水利站负责维护管理,水费收取实行保本微利、本镇定价原则,各镇水费价格不一,一般在3-5元/立方米。三是本村管理,这类村庄主要是指单村供水村庄,其水费收取和管网维护均由本村负责,各村水费价格一般为1.5元/立方米。

二、城乡供水一体化情况

近年来,该市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供水工程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西四镇供水、村村通自来水、农村除氟改水、农村规模化供水、城乡供水管网改造等一批城乡饮水安全工程,累计解决了1214个村庄、79.1万人的吃水困难问题。截止2012年底,全市城市供水管网已经覆盖了城区及蓼兰、兰底、白埠、门村等13个镇(原区划),达到了日供水量2.3万立方米的规模;全市1788个村庄累计有1781个安装了自来水。今年正在实施的总投资2915万元的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和古岘镇规模化供水工程,可解决96所学校、9个村庄、7.7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工程正在实施中。同时,总投资1.24亿元的农村规模化供水二期工程已经进入招标程序,工程竣工后可使双山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0.8万立方米,将店子镇原有集中供水管网61个村庄(3.4万人)并入规模化供水管网,并新增解决18个村庄、1.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明村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1万立方米,将明村镇原有集中供水管网80个村庄(4.46万人)并入规模化供水管网,并新增解决35个村庄、3.9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在开展供水工程建设的同事,强化供水管理。一是抓好水源供应。坚持优先使用地表水的原则,加大了对尹府水库、黄山水库、双山水库等地表水的有效利用。二是抓好水质检测。各供水水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坚持定期对水源地水、进厂原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规定指标检测,并随时进行水质抽检;各镇集中供水站一般每半年或每季度化验1次水质,确保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三是加强水源地保护。严格划定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明确规定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从事开山采石、排污、集中堆放垃圾等活动。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对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的污染源和企业排污口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实现了对污染隐患的动态管理。四是抓好应急管理。编制了《平度市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饮用水源地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等预案,建立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同时,实行24小时供水应急服务制度,对城区供水发生的漏水、爆管、水质变化等事件,随报随修,最低限度地减少不利影响。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虽然在城乡供水一体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工程标准低,资金投入较少。近年来,该市通过投融资建设了一大批自来水工程,但受设计水平、建设标准等历史条件限制,再加上资金等问题制约,2004年底以前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农村自来水工程,经过三十多年的运行,大多数已经达到了设计年限,部分村庄自来水已停止运行或报废,存在用水安全隐患,这类村庄全市共有259个,广大群众迫切要求进行维修改造。城市供水配水管网因老化失修等因素影响也经常出现爆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给居民正常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当前国家对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还是实行补助性政策,有一半的建设资金需要地方和群众自筹解决,这部分资金很难筹集到位,对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和范围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是管理难度大,制度建设滞后。自来水工程面对着成千上万的用户,历史传统遗留下来的大锅水思想,还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这就给水费收缴带来一定的困难。上万公里的自来水管网铺设在地下,生产建设活动极易造成设施的破坏和水量的流失,甚至有部分群众为了一己之私,私接乱拉供水管道,也给自来水工程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损失。同时,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使得农村自来水管理缺乏法规、政策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正常管理。

三是水环境质量下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寿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用水量的急剧增加,导致地下水超采,水源污染加重,从而降低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了农村自来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剧了工程的报废速度。该市胶莱河、泽河两岸,如明村、同和、李园等区域,自来水工程建设起步较早,但吃水困难现象有增无减,原因多为水源地枯竭或水质变坏。采矿和生产生活污染也是近年来造成吃水困难的主要因素,其中石墨、石材开采、蔬菜淹制、化肥农药的滥用以及生活垃圾,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比如该市田庄镇因石墨开采加工,造成了大面积的水源地污染,新河镇因海水入侵逐年扩大,原新河镇区域内很难找出一处合格的水源地。

四是水源供应不足,影响供水保证率。受经济发展、城镇扩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因素影响,城乡供水需水量持续增加,致使水源供应与水厂净水处理能力不相适应,不能有效满足供水需要。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兴平水厂,现有净水处理能力10万立方米/日,而水源供应能力仅为4万立方米/日,远远不能满足水厂生产需求,急需增加水源输送能力。

四、意见与建议

为进一步抓好城乡饮水安全工作,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下面四项工作需要进一步提升:

(一)进一步完善规划,提高建设质量。供水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全市小城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对供水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对原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规划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完善,以满足新的供水需求。

(二)制定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合理确定水价,强化水费计收和管理。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供水价格。集中供水水价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二是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供水管理办法,使供水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增强供水管理的实效,特别要为查处破坏供水设备设施、污染水源水质、私拉乱接水管、不交水费等行为提供处罚依据。三是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供水管理模式,加快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供水管理制度改革,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制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制度,促进水厂规范化管理,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三)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提高自来水工程设施建设水平。自来水工程市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和技术扶持,不断提高自来水工程设施建设水平。

学校饮用水管理范文

学校饮用水管理篇1一、检查工作目的全面摸清和掌握全县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健全和完善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二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