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开学演讲(实用16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4-02-03 12:04:06浏览:348

大学教授开学演讲(实用16篇)

范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资源,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以下是本栏目为大家搜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国外大学教授开学演讲稿

美国小学的老师会在开学的第一天站在教室门口,和每一位新生握手,并带领学生到早已安排好的座位坐下。

开学伊始,学校大都要将新学期开设的课程以及学校的活动安排告诉学生和家长,便于家长安排时间参与到学校事务中来。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老师也可以结合家长的建议为学生制订新学期的计划,通过召开家长会设定新学年的目标。

有的老师还会交给家长一本“老师—家长日志”,这将成为老师和家长联系的纽带。

从开学第一天起,学生的种种表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会被记录下来,老师和家庭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

学生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可以从第一天起就努力纠正自己过去的缺点,在新学期里养成好的习惯。

英国:请家长离孩子远一点。

英国在教育中非常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比如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学的第一天,学生们的主要活动就是认识新同学和老师们,而老师往往会在开学第一天对陪孩子来学校的家长提一点要求,那就是“离孩子远一点”。

因为孩子们一般会对第一天上学表现出兴奋和积极的态度,反而是他们的父母会因为担心孩子在学校不适应、遇到各种问题而焦虑不安。

此外,全英国的学童在刚入学时首先要接受的必修课程是网络安全教育。

英国学校认为有必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网络潜在危险的知识,以便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虚拟世界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韩国:建立好的第一印象。

韩国小学开学的第一堂课通常不讲课,也不传授学生任何知识。

因为学生之间都是陌生的,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好奇。

大家非常注重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班主任和学生会做一番自我介绍,让班级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具有亲和力。

老师会特别向学生强调,进入小学后应该抱有一种怎样的态度去学习,并且让学生们懂得热爱国学和遵守礼节。

德国:游戏中迈入人生课堂。

德国学生入学第一天,新生和家长们都会盛装参加入学仪式,最有特色的是每个新生都会捧着一个硕大的圆锥形糖果包,里面塞满了文具、玩具、糖果等各种礼物。

老师要求并鼓励家长们在这一天将糖果包送给孩子,庆祝孩子真正迈入人生课堂,孩子们也会像盼望过圣诞节一样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孩子进校后,老师要领孩子参观学校的各种设施,然后再分发课程表,讲一讲对学生的要求。

有的老师还会设计新颖的游戏,以提高入学新生对学校的'兴趣。

德国一所社区小学的开学日上,老师带领大家唱歌后,走下讲台坐上跷跷板,请一个小孩坐在另一头,没能把老师翘起来;再来一个孩子,也没有用;又来了第三个,老师坐的那一头终于翘起来了。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老师神情严肃地说:“每一个孩子都是重要的,因为有了他,一切都不一样了。”

日本:开学不忘安全教育。

在日本,新学期的第一天同样不上课。

师生们从打扫卫生/开始一个新学期,然后才是开学典礼、校长讲话、唱校歌等。

开学仪式后,学生回到自己的班级教室,教师会检查学生的健康状况,看是否发生过伤害事故;学生也会彼此交流他们是如何度过假期的。

老师会带领学生们了解新学期的日程安排,制定学期目标,了解在学习和生活(包括安全问题)上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是学习用餐礼仪。

此外,日本的开学第一天也是全国的“防灾日”,学校会安排一系列以防灾、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包括学生避难演习、安全回家指导、交通安全教室等。

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接学生的训练后,学生由各自的家长领回。

新学期第一天的“功课”结束。

在国外中小学中,我们能直观地发现家长在孩子走进新学年的时候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由教育部和央视联合推出的《开学第一课》也将“父母”的角色引入了孩子们的开学课堂。

这是个值得赞许的策划思路和教育视角。

而且,父母不仅应该走进电视中的开学第一课,更应真正走进中小学校的开学课堂。

国外大学教授开学演讲稿

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3308名本科生、3146名硕士生、843名博士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551名留学生幸会于南开,开启人生的新征程。

在这个特殊的场合,首先让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上大学?为什么要读研究生?同学们,大学不是中学的简单延续,大学生(包括研究生)与中小学生的区别在于,你们是成年的学习者。“成年”意味着自觉、自主和自立。什么是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应有的自觉呢?古人讲“大学”,谈的是以“天下”为志,从格物致知做起,到正心诚意再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强调的是“修身为本”。我想,这就是我们应有的自觉,自觉意识这是毕生的追求,自觉地意识到上大学包括读研究生只有几年,而这几年的意义却是在于今后的几十年。有这样的自觉,才能止于“至善”,不是止于“分数”而陷入应试学习的误区,也不是止于“谋职”而陷入另一种应试误区,不是止于“sci”或“核心期刊”而能真正致力于学术的研究创新,不是止于“学位”而是自觉地追求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公”字的涵义很多,诸位对于这个“公”字务须特别注意。在当今,这个“公”就是振兴中华、就是世界和平、就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至善”。在今后的几十年中,正是你们这一代人将亲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将亲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推动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作为南开人,我们要向周恩来学长那样,在这样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我们不仅要有为“公”之志向,还要有“公”之操守,和“公”之襟怀。这就是克己奉公、诚实守信、维护公益、做事公允;就要如张伯苓所说那样,“负责任,肯牺牲,没有名利之思,不作意气之争,什么事都以国家为前提”,成为具有真善美品质的高尚的人。

习俗、性情、爱好等方方面面的差异,就是能适当地运用各种形式有效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就是有严于律己、真诚待人、识人之长、与人为善的情商,进而能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吃苦耐劳之能,应是我们的基本功。只有能承受和克服各种困难,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受得住“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包括误解和委屈,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真正享受到大学生活的美好和愉悦,历练出南开人的优容雅量和健全人格。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在今年应届的3077名本科生中,有118人没能如期获得学位,他们中有不少人高考的成绩很好,却因未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未能掌握好学习的强度和节奏,未能抵住各种诱惑,没有在基本学习年限达到学习要求,甚至还有极少数人因为作弊而受到校纪的处分。因此,不要以为过了高考关,就万事大吉了。尤其要知道学风是学生的生命线,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最后,我要代表全校的教职员工向你们做出南开教师的庄严承诺:

–我们要以身作则,和同学们一起光大南开的公能品格,弘扬南。

开的青春精神,坚持南开的爱国道路,践行我们南开人的社会责任,为同学们实现人生价值引路。

同学们,“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对你们和我们的共同要求,让我们一起努力,从现在做起!

大学教授开学典礼演讲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作为浙江大学校长,我荣幸地在此欢迎你们的到来,并祝贺你们踏上人生新的起点!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荣耀的求是学子,成为全球50万浙大校友组成的求是大家庭中的一员。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英才辈出、蜚声中外的高等学府。建校120xx年来,浙江大学始终承载着国家与民族的希望,秉承求是创新的精神,发展成为在海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一流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一、大学是大道之学,是深深的海洋。

大学是大道之学。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开篇阐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引导我们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革旧图新,最终达到完善的境界。

大学是深深的海洋。浙江大学校歌首句“大不自多,海纳江河”,开篇明义地阐释了大学的特征,大学是知识之洋、学术之海、思想之库,容纳千江万河,浩翰而永不自满。

大学以育人为本。大学是一种肩负特殊使命的人类社会组织,育人是其根本的价值追求。大学研究最高深的学问,体现学科交融,汇聚名家大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创造者,科学的发现者,文明的推动者,崇尚“为学无际,际于天地”,引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二、立志为未来领导者,成为远航的船长。

培养什么样的人,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气质、眼界和胸怀。75年前,竺可桢校长提出要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跨入新世纪,浙江大学回首百年历程,审视时代使命,确立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的本世纪目标。

从浙江大学走出的诸位学子,应当成为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引领者,成为各行各业的将帅之才,成为在大海中掌舵远航的船长。中国古代经典《孙子兵法》说将才:“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凝练了作为领导者应有的品质。所谓“智”,即远见卓识,勤学善思,智谋远虑,灵活应变;所谓“信”,即诚实守信,公而无私,真诚待人,知人善任;所谓“仁”,即仁爱有德,与人为善,同舟共济,团结合作;所谓“勇”,即沉着冷静,坚毅果断,不惧艰险,勇于挑战;所谓“严”,即治理严谨,宽严有度,公正严明,严于律己。全球化时代的领导者除应该具备这五种基本品质外,还要适应国际化环境,拥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理解和交流的能力。

诸位要想成为思想、知识、能力和身心素质俱佳的“船长”,就必须在大学的海洋中寻知、探索和锤炼。浙江大学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强调“宽专交”和“精深通”并重。在这里,你们可以发掘兴趣,精修学业,建构知识,演绎思想。希望学校中丰富的学科体系和深厚的文化氛围能满足你们求知的渴望!希望同学们在浙江大学的平台上为未来奠定扎实的素质基础。

三、浙大学子的远航之路是求是创新之路。

浙江大学当年举校西迁,颠沛流离,仍立“求是”为校训,崛起为一流名校,赢得了“东方剑桥”之美誉。改革开放后,学校敏锐把握创新乃民族进步之灵魂、大学兴校之根本,为“求是”附上“创新”二字,丰富拓展了校训的内涵。如今,求是创新已经成为浙大独特的文化内核,成为浙大人追求卓越的自觉行为和内在动力。诸位要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未来领导者,你们的远航之路就是求是创新之路。大家应当以求是为基、以创新为魂,不骛虚声、不求虚名;坚持“无曰已是、无曰遂真”,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坚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开物前民、持之以恒。唯有如此,才能在大学的海洋中,在人生的航线上乘风破浪而海阔天空,历经风雨而终抱彩虹。

各位同学,刚刚闭幕的伦敦奥运会为我们精彩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江山代有人才出,期待大家在大学之路、人生之路上不懈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

让我们以此共勉!谢谢大家。

国外大学教授开学演讲稿

但那不是我提出的问题。这里的“做”并不是指工作,“那”也不是指你的专业。我们的价值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教育的意义也不仅仅是让你学会你的专业。教育的意义大于是上大学的意义,甚至大于你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的所接受的所有正规学校教育的意义。我说的“你要做什么”的意思是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所说的“那”指的是你得到的正规或非正规的任何训练,那些把你送到这里来的东西,你在学校的剩余时间里将要做的任何事。

我们不妨先来讨论你是如何考入斯坦福的吧。你能进入这所大学说明你在某些技能上非常出色。你的父母在你很小的时候就鼓励你追求卓越。他们送你到好学校,老师的鼓励和同伴的榜样作用激励你更努力地学习。除了在所有课程上都出类拔萃之外,你还注重修养的提高,充满热情地培养了一些特殊兴趣。你参加了许多课外活动,参加私人课程。你用几个暑假在本地大学里预习大学课程,或参加专门技能的夏令营或训练营。你学习刻苦、精力集中、全力以赴。所以,你可能在数学、钢琴、曲棍球等方面都很出色,甚至是个全能选手。

掌握这些技能当然没有错,全力以赴成为最优秀的人也没有错。错误之处在于这个体系遗漏的地方:即任何别的东西。我并不是说因为选择钻研数学,你在充分发展话语表达能力的潜力方面就失败了;也不是说除了集中精力学习地质学之外,你还应该研究政治学;也不是说你在学习钢琴时还应该学吹笛子。毕竟,专业化的本质就是要专业性。可是,专业化的问题在于它把你的注意力限制在一个点上,你所已知的和你想探知的东西都限界于此。真的,知道的一切就只是你的专业了。

专业化的问题是它只能让你成为专家,切断你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的联系,不仅如此,还切断你与自身其他潜能的联系。当然,作为大一新生,你的专业才刚刚开始。在你走向所渴望的成功之路的过程中,进入斯坦福是你踏上的众多阶梯中的一个。再读三年大学,三五年法学院或医学院或研究型博士,然后再干若干年住院实习生或博士后或者助理教授。总而言之,进入越来越狭窄的专业化轨道。你可能从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变成了律师或者公司代理人,再变成专门研究消费品领域的税收问题的公司代理人。你从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变成了博士,再变成心脏病学家,再变成专门做心脏瓣膜移植的心脏病医生。

我再强调一下,你这么做当然没有什么错。只不过,在你越来越深入地进入这个轨道后,再想回忆你最初的样子就越发困难了。你开始怀念那个曾经谈钢琴和打曲棍球的人,思考那个曾经和朋友热烈讨论人生和政治以及在课堂内容的人在做什么。那个活泼能干的19岁年轻人已经变成了只想一件事的40岁中年人。难怪年长的人总是显得那么乏味无趣。“哎,我爸爸曾经是非常聪明的人,但他现在除了谈论钱和肝脏外再无其他。”

国外大学教授开学演讲稿

演讲稿。

你们肯定见过不少,那么你对国外大学的开学发言说些什么有兴趣吗?下面由本站小编向你推荐国外大学教授开学演讲稿,希望你满意。

但那不是我提出的问题。这里的“做”并不是指工作,“那”并不是指你的专业。我们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教育的全部也不仅仅是一门主修专业。教育也不仅仅是上大学,甚至也不仅是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的正规学校教育。我说的“你要做什么”的意思是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所说的“那”指的是你得到的正规或非正规的任何训练,那些把你送到这里来的东西,你在学校的剩余时间里将要做的任何事。

你是如何从活泼能干的19岁年轻人,变成了只想一件事的40岁中年人?

我们不妨先来讨论你是如何考入斯坦福的吧。你能进入这所大学说明你在某些技能上非常出色。你的父母在你很小的时候就鼓励你追求卓越。他们送你到好学校,老师的鼓励和同伴的榜样作用激励你更努力地学习。

除了在所有课程上都出类拔萃之外,你还注重修养的提高,充满热情地培养了一些特殊兴趣。你参加了许多课外活动,参加私人课程。你用几个暑假在本地大学里预习大学课程,或参加专门技能的夏令营或训练营。你学习刻苦、精力集中、全力以赴。所以,你可能在数学、钢琴、曲棍球等方面都很出色,甚至是个全能选手。

掌握这些技能当然没有错,全力以赴成为最优秀的人也没有错。错误之处在于这个体系遗漏的地方:即任何别的东西。我并不是说因为选择钻研数学,你在充分发展话语表达能力的潜力方面就失败了;也不是说除了集中精力学习地质学之外,你还应该研究政治学;也不是说你在学习钢琴时还应该学吹笛子。毕竟,专业化的本质就是要专业性。可是,专业化的问题在于它把你的注意力限制在一个点上,你所已知的和你想探知的东西都限界于此。真的,你知道的一切就只是你的专业了。

专业化的问题是它只能让你成为专家,切断你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的联系,不仅如此,还切断你与自身其他潜能的联系。当然,作为大一新生,你的专业才刚刚开始。在你走向所渴望的成功之路的过程中,进入斯坦福是你踏上的众多阶梯中的一个。再读三年大学,三五年法学院或医学院或研究型博士,然后再干若干年住院实习生或博士后或者助理教授。总而言之,进入越来越狭窄的专业化轨道。

你可能从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变成了律师或者公司代理人,再变成专门研究消费品领域的税收问题的公司代理人。你从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变成了博士,再变成心脏病学家,再变成专门做心脏瓣膜移植的心脏病医生。

我再强调一下,你这么做当然没有什么错。只不过,在你越来越深入地进入这个轨道后,再想回忆你最初的样子就越发困难了。你开始怀念那个曾经谈钢琴和打曲棍球的人,思考那个曾经和朋友热烈讨论人生和政治以及在课堂内容的人在做什么。那个活泼能干的19岁年轻人已经变成了只想一件事的40岁中年人。难怪年长的人总是显得那么乏味无趣。“哎,我爸爸曾经是非常聪明的人,但他现在除了谈论钱和肝脏外再无其他。”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或许你从来就没有想过当心脏病医生,只是碰巧发生了而已。随大流最容易,这就是体制的力量。我不是说这个工作容易,而是说做出这种选择很容易。或者,这些根本就不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你来到斯坦福这样的名牌大学是因为聪明的孩子都这样。你考入医学院是因为它的地位高,人人都羡慕。你选择心脏病学是因为当心脏病医生的待遇很好。你做那些事能给你带来好处,让你的父母感到骄傲,令你的老师感到高兴,也让朋友们羡慕。

从你上高中开始,甚至初中开始,你的唯一目标就是进入最好的大学,所以现在你会很自然地从“如何进入下个阶段”的角度看待人生。“进入”就是能力的证明,“进入”就是胜利。先进入斯坦福,然后是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再进入旧金山大学做实习医生等。或者进入密歇根法学院,或高盛集团或麦肯锡公司或别的什么地方。你迈出了这一步,似乎就必然会迈出下一步。

也许你可能确实想当心脏病学家。十岁时就梦想成为医生,即使你根本不知道医生意味着什么。你在上学期间全身心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你拒绝了上大学预修历史课的美妙体验的诱惑,也无视你在医学院第四年儿科病床轮流值班时照看孩子的可怕感受。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要么因为你使随大流,要么因为你早就选定了道路,20xx年后某天你醒来,你可能会纳闷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不是说在宽泛意义的事情,而是它对你意味着什么。你为什么做它,到底为了什么呢。这听起来像老生常谈,但这个被称为中年危机的“有一天醒来”的情况一直就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真正的创新,是创造新的可能性,是创造你自己的生活。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或许中年危机并不会发生在你身上。让我告诉你们一个你们的同龄人的故事来解释我的意思吧,即她是没有遇到中年危机的。

几年前,我在哈佛参加了一次小组讨论会,谈到这些问题。后来参加这次讨论的一个学生给我联系,这个哈佛学生正在写有关哈佛的。

毕业论文。

讨论哈佛是如何给学生灌输她所说的“自我效能”一种相信自己能做一切的意识。自我效能或更熟悉的说法“自我尊重”。她说在考试中得了优秀的学生中有些会说“我得优秀是因为试题很简单。”但另外一些学生那种具有自我效能感或自我尊重的学生会说“我得优秀是因为我聪明。”

我得再次强调,认为得了优秀是因为自己聪明的想法并没有任何错。不过,哈佛学生没有认识到的是他们没有第三种选择。当我指出这一点时,她十分震惊。我指出,真正的自尊意味着最初根本就不在乎成绩是否优秀。真正的自尊意味着,尽管你在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都在教导你要相信自己,但你所达到的成绩,还有那些奖励、成绩、奖品、录取。

通知书。

等所有这一切,都不能来定义你是谁。

她还说,哈佛学生把他们的这种自我效能带到了社会上,并将自我效能重新命名为“创新”。但当我问她“创新”意味着什么时,她能够想到的唯一例子不过是“当上世界大公司五百强的首席执行官”。我告诉她这不是创新,这只是成功,而且是根据非常狭隘的成功定义而认定的成功而已。真正的创新意味着运用你的想象力,发挥你的潜力,创造新的可能性。

但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谈论技术创新,不是发明新机器或者制造一种新药,我谈论的是另外一种创新,是创造你自己的生活。不是走现成的道路而是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我谈论的想象力是道德想象力。“道德”在这里与对错无关,而与选择有关。道德想象力是那种能创造新的活法的能力。

它意味着不随波逐流,不是下一步要“进入”什么名牌大学或研究生院。而是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父母、同伴、学校、或社会想要什么。即确认你自己的价值观,思考迈向自己所定义的成功的道路,而不仅仅是接受别人给你的生活,不仅仅是接受别人给你的选择。

当今走进星巴克咖啡馆,服务员可能让你在牛奶咖啡、加糖咖啡、浓缩咖啡等几样东西之间做出选择。但你可以做出另外的选择,你可以转身而去。当你进入大学,人家给你众多选择,或法律或医学或投资银行和咨询以及其他,但你同样也可以做其他事,做从前根本没有人想过的事。

比想象力更难的,是按自己的价值观行动的勇气。

道德想象力是困难的,这种困难与你已经习惯的困难完全不同。不仅如此,光有道德想象力还不够。如果你要创造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想成为真正的独立思想者,你还需要勇气:道德勇气。不管别人说什么,有按自己的价值观行动的勇气,不会因为别人不喜欢而试图改变自己的想法。

具有道德勇气的个人往往让周围的人感到不舒服。他们和其他人对世界的看法格格不入,更糟糕的是,让别人对自己已经做出的选择感到不安全或无法做出选择。只要别人也不享受自由,人们就不在乎自己被关进监狱。可一旦有人越狱,其他人都会跟着跑出去。

在《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一书中,作者詹姆斯?乔伊斯让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就19世纪末期的爱尔兰的成长环境说出了如下的。

名言。

“当一个人的灵魂诞生在这个国家时,有一张大网把它罩住,防止它飞翔。你们给我谈论民族性、语言和宗教。但是我想冲出这些牢笼。”

今天,我们面临的是其他的网。其中之一是我在就这些问题与学生交流时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自我放任”。“在攻读学位过程中有这么多事要做的时候,试图按照自己的感觉生活难道不是自我放任吗?”“毕业后不去找个真正的工作而去画画难道不是自我放任吗?”

这些是年轻人只要思考一下稍稍出格的事就不由自主地质问自己的问题。更糟糕的是,他们觉得提出这些问题是理所应当的。许多学生在高年级的时候跟我谈论,他们感受到的来自同伴那里的压力,他们想为为创造性的生活或独特的生活正名。你生来就是为了体验你自己的疯狂的:疯狂地打破常规,疯狂地认为事事皆有可能,疯狂地想到你有天赋之权去尝试。

想象我们现在面临的局面吧。这是对我们个体,对道德,对灵魂的一个重要见证:美国社会思想的贫乏竟然让美国最聪明的年轻人认为听从自己的好奇心的行动就是自我放任。你们得到的教导是应该上大学去学习,但你们同时也被告知如果你想学的东西不是大众认可的,那就是你的“自我放任”。如果你是自己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话,更是“自我放任”。

这是哪个门子的道理?进入证券咨询业是不是自我放任?进入金融业是不是自我放任?像许多人那样进入律师界发财是不是自我放任?搞音乐,写文章就不行,因为它不能给人带来利益。但为风险投资公司工作就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激情是自私的,除非它能让你赚很多钱。那样的话,就一点儿也不自私了。

唯一你能做出的决定是你现在在想什么,你需要准备好不断修改自己的决定。让我说得更明白一些。我不是在试图说服你们都成为音乐家或者作家。成为医生、律师、科学家、工程师或者经济学家没有什么不好,这些都是可靠的、可敬的选择。我想说的是你需要思考它,认真地思考。我请求你们做的,是根据正确的理由做出你的选择。我在敦促你们的,是认识到你的道德自由并热情拥抱它。

最重要的是,不要过分谨慎。去抵抗我们社会给予了过高奖赏的那些卑怯的价值观的诱惑:舒服、方便、安全、可预测的、可控制的。这些,同样是罗网。最重要的是,去抵抗失败的恐惧感。是的,你会犯错误。可那是你的错误,不是别人的。你将从错误中缓过来,而且,正是因为这些错误,你更好地认识你自己。由此,你成为更完整和强大的人。

人们常说你们年轻人属于“后情感”一代,我想我未必赞同这个说法,但这个说法值得严肃对待。你们更愿意规避混乱、动荡和强烈的感情,但我想说,不要回避挑战自我,不要否认欲望和好奇心、怀疑和不满、快乐和阴郁,它们可能改变你预设的人生轨迹。大学刚开始,成年时代也才刚开始。打开自己,直面各种可能性吧。这个世界的深广远超你现在想象的边际。这意味着,你自身的深广也将远超你现在的想象。

人们也许会说哈佛是天堂,充满了各种难以想象的机遇和好运——确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幸在她漫长而成功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这也对我们提出了要求:我们有责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寻找属于我们的挑战,践行哈佛奋斗不息的精神。

在我准备今天演讲的时候,我想到了音乐剧《汉密尔顿》中最后那首歌里的问题:

“谁来讲述你的故事?”

谁,来讲述你的故事?

是你,你要来讲述你的故事!

这就是今天我要对你们说的话:讲你自己的故事,一个充满了无限可能性和新秩序的崭新故事,这是每一代人的任务,也是现在摆在你面前的任务。你在哈佛所接受的文理博雅教育,将会用以下三种重要方式,帮助你去完成这项任务。

“听别人的建议,做你自己的决定”

讲述你的故事意味着发现你自己是谁——而不是成为别人认为你的谁。你要参考别人的意见,但要做出自己的决定。讲述一个别人定义好的或别人希望听到的故事,那太容易了。

哈佛的传奇人物之一、可敬的彼得·戈麦斯教授曾说:“不要让任何人替你把话说完。”

戈麦斯教授自己经常“自相矛盾”,令人难以捉摸,但永远忠于他自己:他是一位剑桥市的共和党人(注:在哈佛所在的剑桥市,共和党是少数派);他是一位浸礼会的牧师,但同时是个同性恋(注:基督教大多不支持同性恋);他是朝圣者协会的会长,同时又是一位黑人(注:朝圣者协会白人居多)。

他对自己的信仰坚定不移,他不为外人的期望牵挂束缚。他说:“我的不同寻常,让开启新的对话变为可能。”

“开启与他人的对话,倾听他人的故事”

开启新的对话,这是我的下一个重点。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并不意味着只关注我们自己。讲故事是与他人对话,借此探寻更远大的目标、探索其他的世界、探究不同的思维方式——你所受的教育不是一个真空的大泡沫。

如果我们只讲述单一的故事,那将是危险的,就像诺大的场地只有一个逃生口,令所有人变得异常脆弱。单一的故事不一定是假的,但它是不完整的。所有的故事都很重要,不能把单一角度的故事变成唯一的故事。

“我能解决什么问题”?

“在不安和不确定中,不断修正你的故事”

这也引出了最后一个重点:不断修正。每个故事其实都只是一个草稿,我们连最古老的传说都会不断拿来重提——不管是汉密尔顿将军的故事、美国独立战争的史诗、亦或是哈佛自己的历史。

好的教育之所以好,是因为它让你坐立不安,它强迫你不断重新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周遭的世界,并不断去改变。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将在毕业典礼上为我们演讲,他就曾经这样解释他创作的基石:“恐惧是我的动力。当我濒临走投无路的时候,那也是我遇见最好的想法的时候。”

大学,不正是这样一个让每一个人都接受挑战、让每一个人都产生不确定性的地方吗?

就这样,大学四年间,你都一直在学习重新讲述你的故事:寻找你自己的声音,将自己放入一个故事中——无论是对气候变化采取反抗行动,发现你对统计学的热衷,还是发起了一项有意义的运动,你亲眼目睹故事不断被重新讲述。

“不要妥协,直奔你的目标”

这些年,我一直在告诉大家:

追随你所爱!

去从事你真正关心的事业吧,无论是物理还是神经科学,无论是金融还是电影制片。如果你想好了目的地,就直接往那里去吧。这就是我的“停车位理论”:不要因为觉得肯定没有停车位了,就把车停在距离目的地10个街区远的地方。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车位已满,你总可以再绕回来。

所以在这里,我想祝贺你们,20xx届的哈佛毕业生们。别忘了你们来自何处,不断改变你的故事,不断重写你的故事。我相信这项任务除了你们自己,谁也无法替你们完成!

但那不是我提出的问题。这里的“做”并不是指工作,“那”也不是指你的专业。我们的价值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教育的意义也不仅仅是让你学会你的专业。教育的意义大于是上大学的意义,甚至大于你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的所接受的所有正规学校教育的意义。我说的“你要做什么”的意思是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所说的“那”指的是你得到的正规或非正规的任何训练,那些把你送到这里来的东西,你在学校的剩余时间里将要做的任何事。

我们不妨先来讨论你是如何考入斯坦福的吧。你能进入这所大学说明你在某些技能上非常出色。你的父母在你很小的时候就鼓励你追求卓越。他们送你到好学校,老师的鼓励和同伴的榜样作用激励你更努力地学习。除了在所有课程上都出类拔萃之外,你还注重修养的提高,充满热情地培养了一些特殊兴趣。你参加了许多课外活动,参加私人课程。你用几个暑假在本地大学里预习大学课程,或参加专门技能的夏令营或训练营。你学习刻苦、精力集中、全力以赴。所以,你可能在数学、钢琴、曲棍球等方面都很出色,甚至是个全能选手。

掌握这些技能当然没有错,全力以赴成为最优秀的人也没有错。错误之处在于这个体系遗漏的地方:即任何别的东西。我并不是说因为选择钻研数学,你在充分发展话语表达能力的潜力方面就失败了;也不是说除了集中精力学习地质学之外,你还应该研究政治学;也不是说你在学习钢琴时还应该学吹笛子。毕竟,专业化的本质就是要专业性。可是,专业化的问题在于它把你的注意力限制在一个点上,你所已知的和你想探知的东西都限界于此。真的,知道的一切就只是你的专业了。

专业化的问题是它只能让你成为专家,切断你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的联系,不仅如此,还切断你与自身其他潜能的联系。当然,作为大一新生,你的专业才刚刚开始。在你走向所渴望的成功之路的过程中,进入斯坦福是你踏上的众多阶梯中的一个。再读三年大学,三五年法学院或医学院或研究型博士,然后再干若干年住院实习生或博士后或者助理教授。总而言之,进入越来越狭窄的专业化轨道。你可能从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变成了律师或者公司代理人,再变成专门研究消费品领域的税收问题的公司代理人。你从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变成了博士,再变成心脏病学家,再变成专门做心脏瓣膜移植的心脏病医生。

我再强调一下,你这么做当然没有什么错。只不过,在你越来越深入地进入这个轨道后,再想回忆你最初的样子就越发困难了。你开始怀念那个曾经谈钢琴和打曲棍球的人,思考那个曾经和朋友热烈讨论人生和政治以及在课堂内容的人在做什么。那个活泼能干的19岁年轻人已经变成了只想一件事的40岁中年人。难怪年长的人总是显得那么乏味无趣。“哎,我爸爸曾经是非常聪明的人,但他现在除了谈论钱和肝脏外再无其他。”

大学教授老师开学演讲词

从你踏进大学校门,站在大学的开学典礼上的那一刻起,你就要做好准备承担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感。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推荐大学教授老师开学演讲词,希望你喜欢。

同学们,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此时此刻,你们或许仍沉浸在旅途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之中,或许还在为终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文山题海而如释重负;当然,你们更多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忐忑和期盼。今天,我想告诉你们,大学迎接你们的不仅有梦想、荣誉、激情和浪漫,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经历挫折、经历失败。

第一次班会,你会发现自己思想不深、视野不宽,不再是群体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课,你会感到节奏太快、难以适应,不再是老师目光的焦点;第一次考试,你可能成绩靠后、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于是,你们可能会开始怀疑以往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甚至怀疑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能力潜质。同学们,挫败感是走向虚空沉沦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岭。经历挫败,从挫败中学习,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学的必修环节。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懂得反思、学会坚守。长期以来,你们接受的大多是中规中矩、有标准答案的教育,你们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作为知识的倾听者和接受者,你们无疑是优秀的。但大学是什么?大学是要为你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为你们走向成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是未知世界的创造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教给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选择和没有预设答案的探索,你们难免会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就是在挫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价值,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学会坚守,就是在挫败中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同学们,只有懂得反思、学会坚守,你才能在挫败中把握自我、拥抱青春、走向成熟。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寻找自信、挑战自我。挫败会让人迷茫。很多人会在挫败中丧失自信、迷失自我,来清华之前还是“梦想家”,来清华后,可能会“梦”没了,只剩“想家”了。特别是看到各种知识、信息、机遇迎面而来,身边的“学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会更加迷茫和纠结,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学生活就是一个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只有在挫败中发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成功不取决于你过去的成绩和基础,也不依赖偶然的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对自我的挑战,来自挑战中的成长和成熟。面对挫败,只有那些不断壮大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战胜自我、找到自信,从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挑战权威、塑造人格。在中学里,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你们难免养成依赖课本、相信权威、听从安排的习惯,努力在既定的路线上比别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学,你们可以听到很多精彩的讲座报告,接触到很多学术大师。权威值得我们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从。

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清华演讲,介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实验。演讲的最后,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体会时,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校长本萨森来访,我们说起犹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没有什么著名的宫殿建筑,却在思想、文学、科学等很多领域创造了不朽的辉煌。犹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却获得了20%多的诺贝尔奖。交流过程中,谈到犹太民族和当今中国教育的区别,我说,在中国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中。

国学。

生回家后,家长一般会问“今天老师问了你什么问题”;而犹太学生回家后,家长会问“今天你问了老师什么问题”.我问他,是不是这样?本萨森校长说,不仅如此,犹太家长还会问“你问了什么问题老师没答上来?”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

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创造者,只有勇于质疑,敢于发现前人的局限,才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形成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和判断,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独立的人格;只有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和理论,也才能激发新的思想、创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共有1318名同学获得博士、硕士学位。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奋力拼搏完成学业表示祝贺!同时,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辛勤培育你们的家人和一路支持你们的亲友,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在今天这个场合,给大家讲点什么。大家知道,在过去几次毕业典礼上,我曾经讲过理想、担当、良知、敬畏等这样一些关于价值信念的话题,勉励同学们在实现自我价值和履行家庭责任的同时,肩负起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重任。这既是对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做人做事方面的希望,也是我自己经历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选择与坚持。前不久,我在中国台湾访问的时候见到一本书,书名叫《outliers》,书的内容与去年全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主题很吻合,我就买了下来,在回北京的路上很快读完了。书中讲了很多故事来说明社会环境、机遇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不过,我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了一些新的不同的感受和启示,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一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怨天尤人。这本书讲到加拿大冰球国家队的故事,作者发现在这些国家队选手中有一个规律性现象——他们大部分人都出生在1、2月份,很少有在年底出生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加拿大这个冰球运动狂热的国家,教练们会挑选9到10岁的小选手组成“巡回赛小组”,而分组的时间界线恰好是1月1日,换句话说,1月1日到当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球员会被分在一组。对10来岁的孩子来说,几个月的年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那些大月份出生的小孩发育更成熟,更容易在同组竞争中胜出。而一个小选手一旦被选中,他将拥有更好的教练、更出色的队友、参加更多的比赛。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其中最优秀的一部分人就进入到国家队。大月份出生的运动员从一开始幸运地获得了那些微小的机会,并通过努力逐渐把这些机会累积成自己的优势,最终成为国家队选手。这个规律不仅存在于加拿大冰球运动中,在美国的棒球运动、欧洲的足球运动甚至在学校教育中也有类似现象。

这告诉我们,每件事情的起步阶段都很重要,不要因为事情小就忽视它,不要因为是刚开始就不认真去做。同学们,你们离开学校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积累未来发展优势的那个机会。希望大家迈好这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洪流中,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决不要消极悲观、怨天尤人。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体会。

第二是要长期坚持,全心投入,不要轻易放弃。大家在学校时有不少观看高水平演出的机会。当我们陶醉于婉转悠扬的乐曲时,经常会赞叹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并可能会将此归功于他们的非凡天赋。《outliers》这本书却讲了另外一个发现:无论是小提琴还是钢琴专业的学生,他们从5岁左右开始学琴,到20岁时,那些具有成为世界级独奏家潜质的学生都至少练习了10000小时,那些被认为比较优秀的学生累计练习了8000小时,而那些被认为将来只能成为一名音乐辅导老师的学生只练习了4000小时。这就是所谓的“10000小时法则”,如果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准,他(她)的练习时间通常需要超过10000小时。这个法则也应验在我们熟知的很多着名人士身上。比如,比尔·盖茨就几乎把自己的青少年时光都用在了计算机程序开发上。从1968年他上七年级开始,到大二退学创办微软公司,这期间盖茨持续编程有7年时间,远远超过10000小时,据说当时世界上有盖茨这样经历的人不超过50个。因此,当1975年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时代的黎明时刻,能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去拥抱第一缕曙光的人,自然非“盖茨”们莫属。前不久,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来清华演讲,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对于创业者来说,什么最重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要放弃”。我们的古人也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一件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你才能从中产生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获得与众不同的感悟和洞察,这是一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没有这样的积累,即便机会到了你的面前,也很难能把握住。所以,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天赋,而在于长期的坚持、持续的投入。这是我想告诉大家的第二点体会。

我要说的第三点是,要懂得取舍,有所不为,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诱惑。去年下半年,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清华有一个对话活动。当被问到“在过去3年中哪些是你做的最困难的决策”时,库克回答说,最难的是“决定不做什么”。因为苹果公司有太多伟大的、令人兴奋的想法。他又被问到,是不是要从好的想法中选择最好的想法,去掉次好的想法?令人惊讶的是,库克说,我们所有的想法都是最好的想法,但苹果公司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并努力把它做到极致,其他的都会果断放弃。同学们,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对优秀的人而言,选择更是人生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今天你们走向社会,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诱惑,也会遇到很多的挑战、挫折。每当这时候,你都是在回答与“选择”相关的问题。我希望大家,无论面对机会还是挑战,都能有舍弃的胸怀和勇气,都能从国家利益出发、从大众福祉出发,选择最有价值的事情,专心专注地做下去,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事业中让自己从优秀走向更加优秀。

同学们,刚才我讲的是自己从很多人、很多事中得到的三点感悟。当然,即使大家做到了这三点,也未必一定能获得你所期望的结果。刚才童之磊校友就讲到他从20xx年创业至今,所经历的多次挫折和失败。但我相信,只要做到了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勇于舍弃,你们就会从自己的每一次经历中收获对成功与失败更为深刻的理解。那时候,世界依然属于你,创造精彩人生的空间依然为你敞开。正如敬爱的朱镕基学长在纪念经管学院建院30周年时,对清华同学们讲的那样,“要大胆地试,不要怕失败;你们还年轻,失败了也无所谓”。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里为20xx级的本科新生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学校以及全体师生员工,向新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呕心沥血哺育你们健康成长的父母亲人和中学老师表示最诚挚的祝贺!

同学们,你们今天走进的这座校园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每年都有一批像你们一样,来自大江南北乃至世界各国的最优秀的精英学子加入进来,传承着北大优秀的传统和深厚的学术积淀,令古老的燕园永葆青春;更有一代又一代北大人走出象牙塔,把母校科学民主、追求真理的种子传播开去,发扬光大。

北京大学是一块圣地。她诞生于民族危亡、内忧外患的危难之秋。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综合国立大学,自建校之日起,北大就被赋予了变法维新、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在她120xx年的历史长卷中每一页都写满了北大人前仆后继,为谋求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和人民富强所做的不懈求索和拼搏。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的最初阵地。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大批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都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无论是“一二.九”运动回荡在红楼的振臂疾呼——“北大,起来!”,还是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无论是文革结束后的思想解放,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北大的命运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在中华民族谋求独立和解放、振兴与发展的艰难历程中,北京大学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北京大学是一座崇高的学术殿堂。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他们中间有我们的老校长严复、蔡元培、马寅初先生;哲学大师冯友兰、张岱年先生;我国近代物理学的先驱,杨振宁和李政道先生的恩师吴大猷先生,还有王竹溪、周培源先生等。当然还有现在仍活跃在学术前沿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等等。据不完全统计,我校校友和教师中涌现出了400多位两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中邓稼先、郭永怀、周光召、于敏、朱光亚等12位科学家是北大校友。新人口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等一大批重要的思想成果和科技成果在这里诞生。自20xx年我国设立国家科技奖以来,北大共获得20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科技进步一等奖,均位列全国高校之首。在六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中,有三位是北大的教师或校友,他们是我校的王选院士、中科院的黄昆院士和吴文俊院士。

北大更是莘莘学子的乐土。我校文理医并重,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学科优势明显;这里有亚洲规模最大的高校图书馆。目前,图书馆老馆改造工程已经竣工,过几天学校将举行仪式,启动图书馆老馆的使用,届时图书馆将拥有5000多个座位;我校有良好的教学和试验条件,规划中新教学大楼已经启动;这里大师云集,精英荟萃,人文气息浓郁、学术气氛活跃;未名湖的波光塔影、勺海的荷塘垂柳、燕南园的曲径幽深,无不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北大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在册的学生社团有上百个,其中山鹰社、爱心社等学生社团已发展成为北大的品牌社团,其影响力已经走向社会。北大是一所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大学,国际交流活动十分活跃,仅今年上半年就有6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莅临北大;北大已经与世界各地的20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级交流合作关系,斯坦福大学分校、北大-耶鲁暑期学校、北大-欧盟奥地利暑期学校等众多学生交流项目,为同学们参与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0xx年在北大百年校庆典礼上,当时的在致词中说,中国需要建设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随后,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北大启动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即“985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全校师生员工都在为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工作,在座的同学们应该为能够亲身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

同学们,从此刻起,你们将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北大人”,正如谢冕先生在《永远的校园》中写到的:“一旦佩上北大校微,每个人顿时便有被选择的庄严感……因为这里是一块圣地。从上个世纪末叶到如今,近百年间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集聚和呈现。”百年北大所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将在你们身上传承下去,并被赋予崭新的内涵。“北大人”这个光辉的名字,不仅代表着智慧和才华,更代表着时代先锋的责任和追求卓越的信念。此时此刻,当你们即将掀开人生的崭新一页的时候,作为校长我对你们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当年蔡元培老校长就曾经提出“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北大之所以成为北大,就是因为北大人这种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始终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北大人的使命在于传播真知,启迪智慧,繁荣学术,服务社会。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够把业务学习与崇高理想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

第二,北大具有兼容并包、学问至上的优良传统。今天的北大,文理医并重,在跨学科和前沿交叉学科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大学的学习不仅在于掌握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更快,希望同学们珍惜在北大的四年学习时光,充分利用好北大良好的教学和科研资源,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拥有广阔的知识面,训练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而且要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为你们将来适应社会变革,不断自我完善,进行终身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第三,求真求知与人生修养并重是我校的一贯传统,希望大家不仅要注重知识养料的汲取,而且要重视锤炼自己的品格,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要充分利用北大学科齐全、思想活跃、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优势,善于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大家不仅要谦虚谨慎,学会求知;更要戒骄戒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第四,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大学生了,大学和中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希望同学们能够注重培养几个方面的能力: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自我定位的能力;心理上的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同学们,下一个满月就是中秋节了,我想大部分同学今年将不能与父母亲人共度佳节,这也许是你们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的呵护,独自面对一个崭新的环境。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不过你们并不孤单,这里有和蔼可亲的老师,热情开朗的师兄师姐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尽快熟悉新环境,融入到新的集体中。

同学们,从你们背着行囊,告别家人,踏进北大校门的那一刻起,你们就已经成为这所百年名校的崭新一员,你的生命中将永久地烙下北大的印记,从此你将享受这印记带给你的荣耀和成就感,与此同时,你更将承担它带给你的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感。同学们,四年的时光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样漫长,希望你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志存高远,奋发图强,胸怀国家,心系人民,为创造北大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无愧于时代与历史的贡献!

谢谢大家!

清华大学教授开学演讲稿

人们也许会说哈佛是天堂,充满了各种难以想象的机遇和好运——确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幸在她漫长而成功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这也对我们提出了要求:我们有责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寻找属于我们的挑战,践行哈佛奋斗不息的精神。

在我准备今天演讲的时候,我想到了音乐剧《汉密尔顿》中最后那首歌里的问题:

“谁来讲述你的故事?”

谁,来讲述你的故事?

是你,你要来讲述你的故事!

这就是今天我要对你们说的话:讲你自己的故事,一个充满了无限可能性和新秩序的崭新故事,这是每一代人的任务,也是现在摆在你面前的任务。你在哈佛所接受的文理博雅教育,将会用以下三种重要方式,帮助你去完成这项任务。

“听别人的建议,做你自己的决定”

讲述你的故事意味着发现你自己是谁——而不是成为别人认为你的谁。你要参考别人的意见,但要做出自己的决定。讲述一个别人定义好的或别人希望听到的故事,那太容易了。

哈佛的传奇人物之一、可敬的彼得·戈麦斯教授曾说:“不要让任何人替你把话说完。”

戈麦斯教授自己经常“自相矛盾”,令人难以捉摸,但永远忠于他自己:他是一位剑桥市的共和党人(注:在哈佛所在的剑桥市,共和党是少数派);他是一位浸礼会的牧师,但同时是个同性恋(注:基督教大多不支持同性恋);他是朝圣者协会的会长,同时又是一位黑人(注:朝圣者协会白人居多)。

他对自己的信仰坚定不移,他不为外人的期望牵挂束缚。他说:“我的不同寻常,让开启新的对话变为可能。”

“开启与他人的对话,倾听他人的故事”

开启新的对话,这是我的下一个重点。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并不意味着只关注我们自己。讲故事是与他人对话,借此探寻更远大的目标、探索其他的世界、探究不同的思维方式——你所受的教育不是一个真空的大泡沫。

如果我们只讲述单一的故事,那将是危险的,就像诺大的场地只有一个逃生口,令所有人变得异常脆弱。单一的故事不一定是假的,但它是不完整的。所有的故事都很重要,不能把单一角度的故事变成唯一的故事。

“我能解决什么问题”?

“在不安和不确定中,不断修正你的故事”

这也引出了最后一个重点:不断修正。每个故事其实都只是一个草稿,我们连最古老的传说都会不断拿来重提——不管是汉密尔顿将军的故事、美国独立战争的史诗、亦或是哈佛自己的历史。

好的教育之所以好,是因为它让你坐立不安,它强迫你不断重新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周遭的世界,并不断去改变。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将在毕业典礼上为我们演讲,他就曾经这样解释他创作的基石:“恐惧是我的动力。当我濒临走投无路的时候,那也是我遇见最好的想法的时候。”

大学,不正是这样一个让每一个人都接受挑战、让每一个人都产生不确定性的地方吗?

就这样,大学四年间,你都一直在学习重新讲述你的故事:寻找你自己的声音,将自己放入一个故事中——无论是对气候变化采取反抗行动,发现你对统计学的热衷,还是发起了一项有意义的运动,你亲眼目睹故事不断被重新讲述。

“不要妥协,直奔你的目标”

这些年,我一直在告诉大家:

追随你所爱!

去从事你真正关心的事业吧,无论是物理还是神经科学,无论是金融还是电影制片。如果你想好了目的地,就直接往那里去吧。这就是我的“停车位理论”:不要因为觉得肯定没有停车位了,就把车停在距离目的地10个街区远的地方。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车位已满,你总可以再绕回来。

所以在这里,我想祝贺你们,20xx届的哈佛毕业生们。别忘了你们来自何处,不断改变你的故事,不断重写你的故事。我相信这项任务除了你们自己,谁也无法替你们完成!

中南大学教授开学演讲稿

身为中南的学子,就算风浪再大,我们也要勇往直前,那么你想知道关于中南大学开学老师会怎么发言吗?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推荐中南大学教授开学。

演讲稿。

希望你喜欢。

20xx级各位新同学:

欢迎你们!大家好吗?

刚听了前面学生代表、老师代表,特别是陈来院长的讲话,我想总结一下,首先中南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呢?你们的学哥学姐们戏称为“左家垅职业技术学校”、“皇家男子职业学校”,也有人曾认为是在武汉的民办学校。现在大家知道了,中南大学是在长沙的一所还有点历史和文化的国立大学。例如,我们的湘雅,比协和还早20xx年,是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庚子赔款帮助建立的。据说,在协和老礼堂上还挂着湘雅赠送的匾,湘雅还是清华学堂的股东,不过,这两点还有待你们进一步考证。我们中南大学的本部,是由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在抗日战争时亲自选址建立的,是老清华中学的旧址。今天在座的也有来自北京清华附中的优秀学生饶东宁同学,你大概没想到这儿是你中学母校的旧址吧?如果你有时间到岳麓山下散步,说不定还能找到刻有清华字样的石碑,找到一定要告诉我,因为那是文物。

刚才徐海老师要你们学柯南当学霸,这是提高你们的智商;也有人说,要学会交流,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这是提高你们的情商。在大学,这些都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大学教授开学演讲(实用16篇)

范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资源,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以下是本栏目为大家搜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国外大学教授开学演讲稿美国小学的老师会在开学的第一天站在教室门口,和每一位新生握手,并带领学生到早已安排好的座位坐下。开学伊始,学校大都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