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06 11:33:58浏览:634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1

关键词:小学生、想象、作文、积累、训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目标”中,具体提出了小学三个学段的相应目标。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三点:一是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储备,二是切实进行想象训练,三是正确指导想象作文训练。

一、丰富表象积累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种新形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小学生的作文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结果,作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已有表象借助文字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可见,小学生想象作文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丰富小学生表象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在接触自然、社会的过程中积累表象。儿童的生活环境,周围的事物,是学生表象的重要来源。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周围事物,勤于观察思考,逐步积累丰富的表象。

2、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表象。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知事物,形成表象。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电视等活动,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获得丰富多彩的表象。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表象。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途径。汉语拼音中的字形教学,识字中字形、字义教学,经常利用关图、事物和形象化的材料;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看图、观察事物、实验制作和听故事等形式;阅读教学者,让学生联系经验,练习具体场景、情境等理解词句,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积累。另外,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能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

4、在积累言语的同时积累表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想象往往以言语的形式(语音、文字)加以表现,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想象的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在积累词汇句式段落篇章的同时,使学生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从而丰富表象积累。

二、落实想象训练

想象的新形象是通过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即从已有的表象中,把所需要的部分从整体中分解出来,并按一定的关系,把他们综合成为新的形象。可见,小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形成,仅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怎样对想象的材料(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以形成新形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想象训练条件,拓展其想象的空间;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通过训练使小学生逐步学会合理想象。

1、让儿童在活动中驰骋想象。小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课内外活动和校内外的活动。就语文学科而言,有以下四类:(1)语文课堂学习活动,(2)语文校内课外活动,(3)课外读写活动,(4)校外语文实践活动等。

2、在学科综合中训练学生的想象。美术课、音乐课、数学课和社会课等非语文学科,都有训练学生想象的因素。如,美术课上没绘画、手工、雕刻等必须借助想象;音乐课上,学生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3、开展适当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想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想象训练形式多样,主要有对静物的动态想象、对抽象词的具体想象、对无声状的有声想象、对无色状的有色想象、对物体的拟人想象、对个别事物的概括想象等。

三、想象作文的训练和指导

从广义上讲,小学生的纪实作文也是想象作文,因为纪实作文主要是再造想象的结果。狭义上的想象作文,要求以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为基础,以合理性、科学性为准则,大胆展开想象,恰当运用虚构、夸张、幻想等手法,构思出具体、生动、新颖、奇妙的写作内容。本文所谈的想象作文指狭义上的想象作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创造想象的结果,具有首创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心理学研究指出,第一学段学生以再造想象为主,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再造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越来越多,而且能够对已有表象做出真正的创造加工,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

想象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1、改造类。如,诗句改写法、观察联想法、画面写意法、音响诱导法等;2、接续类。如,续写补写法、故事延续法等;3、扩充类。如,情境扩充法、词语联缀法、词义描绘法等;4、畅想类。如,情景假设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创作法等。

如果从想象作文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来看,想象作文的形式主要有给书面材料作文,给画面材料作文,给听觉材料作文,生活作文,情境作文和角色作文等。

想象作文的指导,功在平时要重视学生的表象积累和想象训练。想象作文动笔前的指导,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诱导,指引学生想象的路径和角度。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想象的故事,引人思考的问题,直观具体的情境,声像结合、视听组合的动画、视频,埋设的悬念,等等,都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指导学生想象作文,可以先说后写,从述到作,适当采用“成对活动”到“小组交流”,到“全班展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诱导想象。想象作文的批改和讲评,是教师指导的继续。由于儿童的想象和成人的想象之间的差别较大,教师要肯定学生新颖独特、别出心裁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虚构、积极幻想,甚至是“白日做梦”。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2

1.注重平时积累,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搜集素材

1.1 生活积累。积累生活最直接的方法是向生活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事物持一种观察思考的兴趣与欲望,如此日积月累,他们的经验就会无限的扩大开来。然而,观察要讲究方法,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一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在确定好观察的诸多对象后,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观察材料才有一定的条理。二要突出重点。大自然的事物很多,教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进行详细观察。

1.2 阅读积累。积累经验的间接途径是向书本学习,让学生多阅读,多读好文章,从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学习布局结构,感悟表达手法,进行反复诵读,牢固记忆,作文时便可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巧妙运用,得心应手。

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光凭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客观事物呈现在眼前时,只是一个形象或一种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这就要靠分析思考来完成。有些事情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句能够记叙或者描述下来的,还需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这样才能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1.3 写日记、周记来积累,进行日记、周记的练习。指导学生要把握写日记、周记的格式,然后让学生写。开始在检查时,我降低要求,只要动笔了就行,哪怕是只写了一两句话,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养成爱动笔的习惯。有了动笔的习惯,学生就会用眼去观察四周事物,专心去思考自己的见闻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丰富写作的素材。

2.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作文的写作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的想象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感悟生活,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不仅学好课文,而且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充分地获取作文素材,是学生想象力的主要来源。

2.1 凭借词语,展开想象,进行片段写作。汉语中有些抽象词语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使这些抽象词语形象化。这种小练笔同样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

2.2 阅读之后,合理想象,续写作文。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后,可以及时顺着作者的思路让学生进行想象练笔,续写作文。由于这种续写是阅读之后及时进行的想象练笔,练笔内容适时迁移,学生易于接受,有话可写,乐于写。

2.3 利用插图,启发想象,进行练笔。 教材中有许多作文都配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情趣俱佳的精美插图,是进行想象力培养的极好媒体。如教完《赠汪伦》这首古诗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启发想象:插图上的环境是怎样的?是什么场面?俩人的外貌、衣着怎样?各在干什么?从他们双手抱拳拱手作揖的动作想象他们会想些什么?他们还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围绕提示认真思考,设立自主作文。

3.注重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与其他语文训练一样要经历一段由"扶"到"放"的过程,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1 问题导向明确。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辞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

3.2 示范结合实际。示范学习指导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定的示范指导,方能使学生较快地领会取材的思路、写作的方法,并有助于其过渡到半独立和独立的主动习作实践。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材就是最好的范文。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文章,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

3.3 练笔循序渐进。在练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等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分步让学生深入体会。如在一次关于爸爸的作文训练中,我采用了多步选择的方法。第一步:在生活日记中寻找关于爸爸的事例。第二步:采用以说为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各自爸爸特点的词语,有些词语不太准确,但经过筛选后,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第三步:选择能反映爸爸特点的事例。第四步:学生练笔,选出一篇代表性习作进行点评。

4.注重作文的修改讲评

4.1 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4.2 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4.3 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作出适当正确的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可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功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所以,我是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常常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批中加以鼓励。在给成绩时,我不以一把尺子量全体,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进行衡量。作文教学只要让学生有了丰厚的积累,文外功夫深,再结合其实际水平,抓住写作教学各环节进行技巧训练,他们就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且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3

关键词:想象作文;作文教学;训练

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由此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语文教师的引导是关键。经过笔者实践,认为语文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积累,二是切实进行想象训练,三是正确指导想象作文训练。

一、丰富表象积累

1、在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积累表象。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周围的所有事物,是学生表象的重要来源。语文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物,勤于观察思考,逐步积累丰富的大自然和社会的表象。

2、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表象。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知事物,形成表象。小学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游戏以及看电影看电视等多种活动,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获得丰富多彩的表象。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表象。小学生识字写字、同学之间交流、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途径。汉语拼音中的字形教学,汉字中的字形、字义的教学;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看图、观察事物、实验制作和听故事等形式;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词和句子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积累。再者,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小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能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

4、在积累语句的同时积累表象。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想象总是以语音、文字的形式加以表现,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想象的水平。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本和课外读物,在积累词汇句子段落篇章的同时,使学生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从而丰富表象积累。

二、落实想象训练

1、在学科综合中训练学生的想象。科学课、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数学课等非语文学科,都有训练学生想象的因素。如,美术课上设绘画、手工、雕刻等必须借助想象;音乐课上,学生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为小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机会。

2、开展适当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想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想象训练形式要多种多样,例如对静物的动态想象、对抽象词的具体想象、对无声状的有声想象、对无色状的有色想象、对物体的拟人想象、对个别事物的概括想象等,对小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维扩展。

3、创新教学方法。形义想象教学法是小学生识字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学生想象力:会意想象法、形声想象法、部首想象法、同音想象法和声旁想象法等。从而达到帮助小学生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根据字形解释字义”的目的。

4、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生动形象的词语、句子,唤起学生头脑中与词句相关联的表象,并按文字表述进行表象组合,训练学生的想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情节合理想象,或补充省略的情节,或把简单的部分具体化、形象化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想象成一幅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等等。

为此,小学生的想象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想象作文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想象力培养与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分析力等培养相结合。

三、想象作文的训练指导和分类

狭义上的想象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创造想象的结果,具有首创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心理学专家研究指出,第一学段学生以再造想象为主,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再造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越来越多,而且能够对已有表象做出真正的创造加工,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想象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

1、改造类。如,诗句改写法、观察联想法、画面写意法、音响诱导法等;

2、接续类。如,续写补写法、故事延续法等;

3、扩充类。如,情境扩充法、词语联缀法、词义描绘法等;

4、畅想类。如,情景假设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创作法等。

想象作文的指导,教师应该在平时就要重视学生的表象积累和想象训练。想象作文动笔前的指导,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诱导,指引学生想象的路径和角度。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想象的故事,引人思考的问题,直观具体的情境,声像结合、视听组合的动画、视频等等,都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指导学生想象作文,可以先说后写,从述到作,适当采用 “小组交流”,到“全班展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诱导想象。想象作文的批改和讲评,是教师指导的继续。由于儿童的想象和成人的想象之间的差别较大,教师要肯定学生新颖独特、别出心裁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虚构、积极幻想,甚至是“白日做梦”式的也要充分肯定与支持。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4

李丽君

[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本)》为依据,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适当降低作文要求的同时,强化了作文基本功的训练,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新教材这一特点,使训练到位呢?试以第人册基础训练1《说话·作文》教学为例略谈。

一、训练目标要明确第八册基础训练1《说话·作文》属看图作文类。画面是:一个小男孩倒背手,正出神地欣赏自己画的画。墙上,挂满了一幅幅大大小小的画,面面内容不很清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幅题为《未来世界》的画,展开想象,说话、作文。从作文要求看,这是一次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说话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性训练。教师要凭借教材提供的直观、可视的画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口语评介和书面描述的作文训练。作文训练仅孤立地了解一篇的要求,还略显单薄,要取得高屋建瓴的主动优势,就必须将大纲要求、年段训练重点和单元训练重点与具体的篇章训练统一起来。

大纲规定:五年制小学的四年级已进入高段,作文训练着重于篇章内容。新教材从第八册开始,对学生进行“言之有序”的思维条理性训练,8篇作文中有6篇训练编写作文提纲。基础训练1的看图《说话·作文》位于8篇之首,属列作文提纲的前期准备,难度略低,作文中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写”。由此可见,本篇作文在全册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按一定的顺序说写训练到位,才能为后面列写作提纲训练奠定基矗教师只有把每篇作文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年级训练点、知识点和大纲要求做全面疏理分析,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才有针对性。

二、训练方法要科学“言之有序”历来是作文训练的一个难点。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条理不清晰呈普遍现象。加之有些教师平时阅读训练不到位,致使学生读写基本功不扎实,因而给作文训练带来一定的难度。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强调指出: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多练笔,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数量,还要求每次练习有一定的质量。要保证作文教学的质量,训练方法就要科学。

1.找准观察角度观察指导有个角度问题,如果指导方法得当,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付出甚多,收效甚微。这幅图中居画面中心位置的是小男孩。观察时,可引导学生采用主从式的观察方法。先观察主人公小男孩。从背影推测小男孩的年龄──七八岁;从小男孩的衣着(巷起衣袖的衬衫、短裤、凉鞋)可判断季节──赤日炎炎的夏季;从小男孩凝视作品的神态和手中拿着削尖的铅笔可推测他此时的目的──想进一步修改画面。再观察小男孩画的画。因为墙上挂的画较多,要注意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并注意比较画的特异处。如画的纸张大小不一、颜色不同、挂得高低不齐,说明不是同一时间画的,有的也许是几年前画的。有几幅画还附着小画,说明小男孩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原来画的画不满意,还在补充新的内容。墙上的画虽多,但唯一画面清晰可辨的只有那幅有鲜红太阳的一张。最后观察处所环境。处所环境对揭示人物形象常带有提示性作用。这是一所楼房的居室,说明他是一个城市小男孩。

2.品评理解画意一幅画,决不单纯是画者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必然包含画者主观创作上“意”的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零散的视觉印象串联起来,透过画面看出隐在图中的“意”,这对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画面的主体是那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从他那勤于思考、富于想象、勇于创造的神态我们可以感受到画者对他寄予深深的情。再认真品味《未来世界》的题字以及画中初升的红日,重新审视这一切,小小的画面流露出画者对祖国的未来寄予殷切的希望:未来是你们的,未来世界的一切在你们手中,未来的世界等待你们去创造。前途是美好的,灿烂的!学生只有准确地理解、把握画的意图,说话、作文训练才能有根基。

3.启发合理想象本次作文训练要求学生紧扣《未来世界》的画面,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首先应启发学生物我同一,从孩子们的眼中看世界。设想学生自己就是画中的小男孩,对未来世界有什么大胆的设想,请用画笔勾勒出来。如未来的学校、将来人们的居室、孩子们游玩的场所、人们的交通工具、将来的农村……其次,为打开学生狭窄的思路,教师可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诸如国际发明奖等图片,录像。还可事先向学生布置阅读一些科幻读物,以丰富孩子们的知识,丰富他们的想象。有所凭借,想象会更趋于合理。

4.指导有层次他说说的训练,是对学生想象内容是否合理的检验,更是对写前理清思路的一种把关。训练说时注意:①首先要定向,确立说的主要内容、表达的中心。②想想怎样说。从本次作文要求看,目的不单单是训练学生想象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重点在于训练学生能把想象出来的按一定的顺序叙述清楚,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维条理性的训练。而想象的内容只是思维条理性训练的一种凭借。指导练说时,一定要把握训练的重点。指导练说时要注意避免雷同。儿童从众心理较强,易受别人暗示。凡是练说中得到老师肯定、赞扬的地方,很容易被其他学生接受而形成众口一文。教师要鼓动学生相信自己,不要轻易随同他人而改换自己想象的内容,以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个性品质。

5.训练严格地写常言道:说时容易写时难。一些在说时行得通的内容,形成文字时常常要有取舍。作文提示中有这样一段话:要想一想自己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写哪些内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还要注意把语句写通顺。这一句话提出四项要求:①确定文章中心;②选材;③安排写作顺序;④写后修改。这既是对教师教法的提示,又是对学生写作方法的引导。教学时,要依此对学生进行训练。为使学生安排好文章的思路,教师还可提示学生复习本单元有关阅读篇目,借鉴写法。

三、训练过程要完整每一项训练重点对学生来说都是一项新的学习任务,从接受新知到形成技能没有反复的训练是不能真正实现的。因此,对“按一定顺序写”这个重点一定要抓住不放。构思阶段指导,初稿形成后指导,讲评时还要反复强调,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流程。构思阶段指导。①对图的描述按一定的顺序。可指导学生按观察1按序进行描述。③对想象内容的描述按一定的顺序。先引导学生分析描述的内容属哪类。是写景,还是状物?然后据类选择具体的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小学三年级是学习上的重要转折时期,关键之一就是学生开始作文。刚刚接触作文,学生满心好奇,跃跃欲试,然而生活积累、知识储备的制约,又使其产生畏惧。所以我觉得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既要保护好学生的作文兴趣,又要做好必要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作好铺垫。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杨梅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杨梅的色彩、形态、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能得到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能提高,写出的作文就会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见闻,又可帮助他们获取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一)立足教材,习得写作方法。

我们的教材都是专家反复研讨,精心修改出来的,不但语言优美,写作顺序、表现方法也是典范。我们要发挥教材的优势,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地把课文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写作方法。

(二)技巧指导,拓展写作能力。

虽然新课标不要求老师讲解语言、写作、文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我的实践证明,有必要指导学生怎样审题、构思、观察、想象等这些写作技巧,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要引用得当,不术语化。如审题:虽是起步作文,但各种类型已露出“原形”,抓住他们最普遍的规律进行归类指导,也要在选题上注意专一性的训练。再如构思:把编写段落提纲的方法教给学生,作文没条理,中心不明确,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乱无头绪的情况就会减少。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怎样有顺序地观察,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还要训练想象思维,为学生创设想象情境,进行合理想象训练。有了丰富的想象,作文就有了不竭之源。经过这样的练习指导,学生逐步就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三)灵活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文不能仅靠作文课,在平常,就要进行灵活多变的训练。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像口头作文,结合听说训练、口语交际,经常让学生讲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场面等,既能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胆识和心理素质。小练笔,选材广泛,形式灵活自由。日记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方法,天天记也是锻炼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学会修改,提高习作文采。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我却发现学生写完草稿后很少动笔改动。要让学生明白作文修改很重要,并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好习惯。平时要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和修改方法等,如对句子、词语、错别字、标点的修正,对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的修改,方式也多样,可以自改,师生同改,小组修改,等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提高文采。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6

关键词 引导 鼓励 激发

对于作文课,教师们通常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确,就一堂作文课而言,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满头大汗,而学生仍然无动于衷,无法下笔。为此,教师在平时讲授范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写作特色,激发学生的兴趣,由课内引向课外,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必要的写作素材。教师怎样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呢?

一、培养观察习惯,发展思维能力

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写起来马马虎虎,没有细节可写,原因何在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缺少观察,没有对事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思索。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怎么样来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呢?这就涉及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空间来进行有序的观察。“一个差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不妨做一个这样的尝试:对于那些刚刚练习写作,也是刚开始学习观察还没有一定观察方法的时候,可以让初学者观察一事物之后,就写一篇文章,同时,教者要指导修改,这样反复训练几次,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不断好起来了。然后,教者再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自己的文章为什么前后有别?学生就一定会思考琢磨,最后得出结论,就会发现这里面的规律,让学生这样去玩味出来的方法自然就属于所说的观察方法了。学生如果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自然写出来的文章生动感人,有着较强的丰富内容了。学生在观察中掌握了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这个掌握观察技能的过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过程。

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时候,要紧密将观察和思考联系起来,让学生做到一边观察事物,一边思考问题。使他们能够既去认真观察事物的细节,又能分析事物的本质,并且产生对要观察的事物产生独到的见解。另外,教师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顺序来进行观察分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多样训练,培养发散思维

从作文立意的角度来看,对同一素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观点来切入分析,就会得到不同或者相反的效果观点。比如,小草这一事物,从它生长的特点看,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风吹雨打,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可以说哪里有水、空气和土,哪里就有小草的存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小草顽强生命力的真实写照。所以,人们往往用它来比喻人类所具有的顽强品格。另一方面,从小草的生存价值来看,小草危害庄稼的生长,它对人们又是个不利的因素。同样,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往往有这样的内容出现:路旁有被撞倒的自行车,公共场所有未关的水龙头……对这些见惯了的内容,很多小朋友常常是不假思索地把它作为自己学习雷锋、做好事的素材,他们是否还能想出这里边包含着其他什么道理呢?实际上,只要教师稍加引导,或者只要小朋友多动脑筋,凡事问个为什么,就不难得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立意来:自行车为什么随便摆放,撞倒自行车的人哪里去了?自来水为什么没关?人们为什么对流淌的自来水龙头视而不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

三、观察图形,培养想象能力

想象的基础是表象,而图形则是表象的缩影,是人们最形象直观的表象。同一图形,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可以产生不同想象,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图形,多角度、全方位地仔细观察想象,可以培养学生求异想象思维、逆向想象思维,拓宽学生想象空间。如:教师画一个“”,有的学生会想到是一个“0”,于是一桩关于“0”的往事就会浮现在眼前;有的略加几笔会想到像一个红太阳或像向日葵等。这样的想象任意驰骋,通过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都会渐渐提高。

四、多写日记,提升写作水平

很多学生平时说话时滔滔不绝,而作文时却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呢?因为在实际的生活中,说较多而写较少。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写作的对象制作成多媒体视频录像,让学生反复观看,通过讨论、演讲,然后引导学生把说与写巧妙地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我在讲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时,要求学生以千古风流人物为话题作文,写作以前,我给学生播放了陈涉、诸葛亮、李白、范仲淹、岳飞、文天祥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演讲,再写作文,这样既拓展了学生作文的思路,又引发了他们的想象。

一般来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要求他们每天写一篇作文,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可要求学生写日记、片断、随笔、心得,这样日积月累,锲而不舍,作文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7

一、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则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以往的作文教学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力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1.训练思维,注重想象

除了观察时激发学生想象,在进行思维训练时更要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如写《XX的对话》想象作文的片段练习,课堂上,教师设计学生喜欢的动画课件,要求学生想象:它们之间会说什么话?会做什么动作?有什么表情和心理活动?接着分组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4~6人),共同编写故事,集体创造,把想象的内容具体地讲出来。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使想象更充实、更完善,为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提供了充分表现的机会、创作的机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自由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

2.培养想象,训练能力

新《教学大纲》指出:“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说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激发想象的情境,启发学生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形式。作文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乐写的文章,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无所顾忌地用各种写法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3.积累语言,丰富想象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水流,无以成江河。”可见,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对周围事物未能认真观察,所以写作文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常常感到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语言的储备量,教会学生积累词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周都要写《采蜜集》,定期进行检查,课外摘抄古诗、儿歌、精彩片断、名人名言,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长期积累,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而为写作建起一座资料库。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还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使他们形成能力,从而为高年级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注重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是提高学生独立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能不能把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教师只给点拨。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的地位了吗?能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得益的。”为此,我们作文教学改革就应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方法很多,但首先必须注意两个过渡:一是要使学生由老师指出毛病后改,逐步过渡到自己发现毛病后改;二是使老师过渡到让学生独立自改。这样一步步,以形成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自改过程中我采取了“领”“扶”“放”的方法。

所谓“领”就是领着学生学批改方法。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查阅后,找出共性的问题,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抄在黑板上或印给学生,在作文课上修改,根据本次作文的重点要求启发、引导学生自己修改,在修改中,要发挥指导作用,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引来学生争论,激发学生打开思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把改文下放给学生,师批生改的方法比教师“关门批改”、越俎代庖的做法效果好得多。所谓“扶”即在作文上标记号,作必要的提示,让学生自己修改。对学生的初作,我收后不批、不改、不评,只作浏览,对需要改的地方用符号标出。因此,在放手之前,我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初读修改字词,复读改病句,想一想用词是否得当,再读改篇章,要逐段研究,每段内容是否具体,有没有中心。

作文修改中的“领、扶、放”的方法,可以交替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一般来说,修改的难度较大的,要有领、扶的方法,难度小的用“放”的方法。等到学生掌握一定规律时,就放手,让学生自改。并能在自改过程中领悟写作的奥妙,提高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教师也能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救出来,用更多时间去深入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新方法。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8

关键词:小学生;想象;作文;积累;训练

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

一、丰富表象积累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种新形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小学生的作文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结果,作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已有表象借助文字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可见,小学生想象作文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丰富小学生表象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在接触自然、社会的过程中积累表象。儿童的生活环境,周围的事物,是学生表象的重要来源。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周围事物,勤于观察思考,逐步积累丰富的表象。

2、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表象。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知事物,形成表象。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电视等活动,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获得丰富多彩的表象。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表象。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途径。汉语拼音中的字形教学,识字中字形、字义教学,经常利用关图、事物和形象化的材料;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看图、观察事物、实验制作和听故事等形式;阅读教学者,让学生联系经验,练习具体场景、情境等理解词句,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积累。另外,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能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

4、在积累言语的同时积累表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想象往往以言语的形式(语音、文字)加以表现,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想象的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在积累词汇句式段落篇章的同时,使学生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从而丰富表象积累。

二、落实想象训练

想象的新形象是通过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即从已有的表象中,把所需要的部分从整体中分解出来,并按一定的关系,把他们综合成为新的形象。可见,小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形成,仅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怎样对想象的材料(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以形成新形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想象训练条件,拓展其想象的空间;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通过训练使小学生逐步学会合理想象。

1、让儿童在活动中驰骋想象。小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课内外活动和校内外的活动。就语文学科而言,有以下四类:(1)语文课堂学习活动,(2)语文校内课外活动,(3)课外读写活动,(4)校外语文实践活动等。

2、在学科综合中训练学生的想象。美术课、音乐课、数学课和社会课等非语文学科,都有训练学生想象的因素。如,美术课上没绘画、手工、雕刻等必须借助想象;音乐课上,学生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3、开展适当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想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想象训练形式多样,主要有对静物的动态想象、对抽象词的具体想象、对无声状的有声想象、对无色状的有色想象、对物体的拟人想象、对个别事物的概括想象等。

总之,想象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想象作文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想象力培养与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培养相结合。

三、想象作文的训练和指导

想象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1、改造类。如,诗句改写法、观察联想法、画面写意法、音响诱导法等;2、接续类。如,续写补写法、故事延续法等;3、扩充类。如,情境扩充法、词语联缀法、词义描绘法等;4、畅想类。如,情景假设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创作法等。

如果从想象作文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来看,想象作文的形式主要有给书面材料作文,给画面材料作文,给听觉材料作文,生活作文,情境作文和角色作文等。

想象作文的指导,功在平时要重视学生的表象积累和想象训练。想象作文动笔前的指导,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诱导,指引学生想象的路径和角度。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想象的故事,引人思考的问题,直观具体的情境,声像结合、视听组合的动画、视频,埋设的悬念,等等,都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指导学生想象作文,可以先说后写,从述到作,适当采用“成对活动”到“小组交流”,到“全班展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诱导想象。想象作文的批改和讲评,是教师指导的继续。由于儿童的想象和成人的想象之间的差别较大,教师要肯定学生新颖独特、别出心裁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虚构、积极幻想,甚至是“白日做梦”。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范文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1关键词:小学生、想象、作文、积累、训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