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分苹果的教案(精选19篇)
二年级教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学习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二年级教案范文,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分物活动,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2、结合分物活动,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挂图、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
一、问题引入。
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2、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三、尝试:
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两道小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四、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除法竖式,除法竖式的写法不同于加法和减法,我们在书写时格式一定要规范,数位对齐,并且要知道每一步的意思。
作业设计:p3页练一练。
二年级数学教案
1、学会用“几个几相加”表述相同数连加的算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探索新知。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1、重点:引导学生把相同数连加的算式表述为“几个几相加”。
2、难点: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第1页放大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图上画的是鸡和免。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指名回答,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只要学生能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教师都应给予肯定,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免一共有多少只?鸡一共有多少只?
二、探索新知
1、列出算式,说明依据。
师:怎样列式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免的只数:2+2+2=6(只) 鸡的只数:3+3+3+3=12(只)
师: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的依据:图中免子都是2只一组,有3组,鸡都是3只一组,有4组。
2、观察算式,发现特点。
让学生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
师:谁能说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
3、学习用“几个几相加”表述相同数连加的算式。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3+3+3+3”可以用4个3相加来表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2+2表示3个2相加是多少;
3+3+3+3表示4个3相加是多少。
让全班同学把上面的两句话齐读一遍。
4、质疑。
师:“3+3+3+3+3+4”这个算式能用“几个几相加”来表述吗?为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只有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才能用“几个几相加”来表述。
三、巩固应用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页“试一试”中的练习题。
1、“试一试”第(1)题。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小棒按题意要求摆一摆,再填一填。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按题意要求摆一摆,并填一填,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拓展练习
五、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1、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的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4、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探索新知,感受加法和乘法间的联防联系。
一、情境引入,探究引新
1、出示课本第2页例题教学情境图。隐去图中的问题。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有意识地追问: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呢?
2、列出算式,说明算法。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计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2+2+2+2=8(台)
接着,让学生表述上面的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
3、引入课题。
师:求4个2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单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乘法。
分苹果二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核心内容是学会10的加减法,在分苹果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知识目标:。
1.学会10的加减法.
2.通过游戏学会凑10法.
(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四).教学重点:10的加减法。
(五).教学难点:体会10的加减法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
二.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展示课件1)。
二.新授。
1.导入.(出示情景图,展示课件2)。
今天老师请你们帮个忙,把这堆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你有几种分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每个人用10根小棒试着分一分)。
2.建立模型,体会10的加减法.
(1)全班交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9个一堆,1个一堆,可以列式:9+1=10,1+9=10。
8个一堆,2个一堆,可以列式:8+2=10,2+8=10。
7个一堆,3个一堆,可以列式:7+3=10,3+7=10。
……。
最后总结出几加几得10的所有算式,让学生自己吧算式整理排列好,并问:哪种排列方法好并说出理由.
1+9=102+8=103+7=10。
4+6=105+5=106+4=10。
7+3=108+2=109+1=10。
让学生看算式,找一找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使学生初步感知:在总量10不变的前提下,一部分量依次增加,另一部分量就依次减少1.
(2)出示表格,问这个表格怎么填。
(只要表格中上下两个数相加等于10就行)。
通过填空体会10减几得几的减法.
10减1得9,10减2得几10减3得几......
让学生独立填一填,从而总结出10减几得几的规律.
10-9=110-2=810-3=7。
10-4=610-5=510-6=4。
10-7=310-8=210-9=1。
(3)数学游戏-----数字划拳游戏(同位同学相互做,比如说:一个同学出2根手指,让对方同学出8组成10)。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2,3,4题.(展示课件4)。
练一练。
1.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
练一练。
4.说一说,填一填.
说板书设计.(这课板书比较简单,只要在黑板上把10的组成写下来就可以了.)。
四.说教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象.声音.文字于一体,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形象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的知识.我在教学中就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情景图的展示,作业的设计就充分利用了这点.
2.情景展示与实物演示法。
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学习新的知识,另外通过数小棒这些真实的实物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既加深了他们的记忆,也在游戏中学习了新的知识.
五.说学法。
1.自主学习。
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同时,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独立思考,独自发现规律,不能由老师全权代替.
2.合作互动学习。
合作互动学习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合作互动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易于合作.
二年级数学分秒教案
教材分析。
《一共有几天》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的第二课时。本课时7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呈现学生讨论运动会、生日、放假的情境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用圆圈代替天数,在具体操作中探索星期个数与天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填表表示其对应关系,再根据这个表,写出乘法算式,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不仅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而且体验了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将对学习后继的乘法口诀产生积极的迁移和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2~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经有编制口诀的经验,因此可以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经历用7连加的过程,自己尝试编制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运用学过的连加式算出得数,借助编制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3、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编制并掌握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应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听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播放儿歌《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
生:愿意。
2、问题探究。
生:第一行表示有几个星期,第二行表示一共有几天。
师:嗯,很好,那现在请大家帮助小矮人们填好表格。
教师巡视,同时请一位同学上讲台讲解。填表格并写乘法算式。
师:好,那么接下来我们用这些圆圈表示天数,一个星期有一天,老师用7个圆圈来表示。(拿起7个圆圈)大家看一下,这表示第一个星期,有多少天呢?生:7天。
(在黑板上贴上一串红果)。
师:一排圆圈有7个,也就是1个7,那应该怎么列出乘法式子呢?生:1×7=7。
教师贴上第二排圆圈,问:两排圆圈有几个啊?
生:有14个。
师:嗯,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2个7。2×7=14。
师:好,接下来请大家按照黑板上面的格式,填写学习单的前面两列。好,大家动手写一写。
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有那个同学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列式的呢?
师:他回答得太棒了,掌声送给他。
师:同学们,能发现这九个乘法算式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
生:乘数都有7。
师:嗯,很好,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师:那么我们怎样快速记住这9个乘法算式呢?我们已经学习了2,3,4,5的乘法口诀。那么我们能不能也编出5的乘法口诀呢?对于第一条式子,1×5=5,我们可以编成“一五得五”。那么对于接下来的式子,大家自己尝试着编一下,待会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他的成果。下面大家动手试试看。
提问学生,编制7的乘法口诀。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7的乘法口诀。板书完毕后,学生齐读7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表现得太好了,自己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小声读几遍,待会请同学来背诵一下。
3、巩固练习。
(1)对口令。
游戏规则是: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口诀的前半部分,两一个同学对出后半部分。
同桌之间对口令,看谁能考倒同桌。
(2)课本练习。
4、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与同伴说一说。
分苹果二年级数学教案
课后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原因及措施:课题情况:
课题第2单元混合运算1、小熊购物(一)课时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方法。
能力目标结合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交流研讨、师生探究。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师生探究。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方法。
教具课件学具图片。
教学设计4、出示小熊灰灰手拿20元钱的图和他说话:我要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5、讨论算式中既要减法又有乘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6、如果给你20元钱,你准备买什么?三、实践与应用1、联欢会的组织者大象伯伯还为小动物们准备了一些饮料(出示试一试的第一题)2、出示小猴、小猫教材11页试一试的第(2)题,介绍:你们看,这些小动物也来买东西,他们正在算帐呢。你们快帮帮他们吧!3、根据他们的算式,猜猜他们买了什么?(试试第三题)。
板书设计小熊购物1、闹闹该付多少钱?2、灰灰有20元买3包饼干找3×4=12(元)3×4+66+3×4回多少钱?12+6=18(元)=12+6=6+123×4=12(元)20-3×4=18(元)=18(元)20-12=8(元)=20-12答:闹闹该付18元。=8(元)答;应找回8元。
课后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原因及措施:课题情况:
课题1、小熊购物(二)课时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方法。
能力目标结合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师生探究。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方法。
教具课件学具图片。
教学设计一、情境创设你们喜欢闯关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闯关吧!(共有四关,每过一关,将分别得到1、2、3、4颗星,共计10颗星。)二、实践与应用1、出示第一关:计算关(14页第1题的`前6道)小组评价,全对的涂一颗星,出错的说说自己错在哪里。2、第二关:争当小医生。(16页第8题的前2道题改错题)组织评价,全对涂2颗星。
教学设计3、第三关:找规律(15页第6题)4、第四关:解决问题(14页第2、3题,15页第4题)出现情景图,先请学生读题,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后独立解答。5、组织评选出本课的“智慧小明星”“进步星”“乐于助人星”。
课后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原因及措施:课题情况:
课题2、花店买花(一)课时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有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结合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交流研讨、师生探究。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师生探究。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先除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先除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具课件学具图片。
教学设计5、尝试解决问题引导问题:买1枝康乃馨和1枝玫瑰花,共花多少元?6、鼓励学生自己选花,编成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解答。学生发现: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试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三、实践与应用1、完成试试,先说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讨论: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看练一练,看图解决问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花店买花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分苹果二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第一课时分苹果(无余数)。
一、教学内容:第1、2页。
二、教学目的: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与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明白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三、教学重点: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竖式中商的位置。
五、教学关键:理解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六、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讲授、实际操作。
八、教具准备:学具材料。
九、教学时间: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这里有20个苹果(板书20个苹果),每盘放5个(板书),可以放几个?
学生在自己本上做练习。集体交流。不论什么算式,只要学生能把计算过程说合理就行。
(二)新授。
(1)学习用竖式计算。
针对20÷5=4讲解。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解答。就是竖式。有几个苹果?写20,除号就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在外面写5,教师板书。说说竖式的含义。如何来计算呢?几和5相乘得20。四五二十,4写在什么地方呢?4就是我们要求的得数。到这儿不算完,还得检查一下对不对。如果每盘放5个,放了4盘,共需要几个苹果?怎么算?四五二十,写上20,20-20=0。等于0说明什么?20个苹果,每盘放5个,正好放4盘。看20÷5=4复习每部分的名称。看竖式知道每部分名称。
(2)试一试。
集体做第一个式子。假设有8个苹果,平均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写。8除以4等于2,如果每盘放4个,放了2盘,需要几个苹果?二四得八。最后等于0。
(三)练一练。
(1)做试一试的第二个式子。找学生上黑板做。简单说说计算过程。再练习剩下的两个式子。做完了再出几个题练练。
(2)延伸。
如果20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有时间的同学可以想一想,算一算。留作思考题,课后做做。
(四)总结。
20÷5=4还可以表示成竖式,用竖式来计算。除法都可以表示成竖式,用竖式来计算。
(五)课堂练习:用竖式计算。
24÷642÷764÷872÷9。
(六)作业:p1试一试。
板书:分苹果。
20÷5=4。
竖式。
分苹果二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2.难点: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具:磁性苹果、课件。
2.学具:苹果图片。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今年苹果大丰收,老师也摘了些回来。瞧,咱黑板上这一堆苹果,你估计估计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数数吧!
学生估计苹果数量。
1个、2个……10个。
2.实践操作:
师:大家都想亲手分苹果吧?咱们按小组分苹果吧!(板书:分苹果)。
活动要求:4人一个小组,同学之间要合作,有想办法的、有操作的、有记录的,比比哪组合作的最默契,分的而且方法多。
小组一边动手分,一边记录。(附小组活动记录表)。
3.汇报分苹果情况:
(1)师: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进一步理解分苹果:课件再现学生分苹果的情况,渗透整体与部分的思想。
小组汇报,展示活动记录表。
10个苹果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
4.理解10的加减法。
1+9=109+1=10。
10-1=910-9=1……。
学生解释算式的意思。
5.练习口算10的加减法:
(1)师:数一数、连一连,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
想要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还需要一盘有几个的`?
(2)找规律填空。(附题目)。
学生连线,发现其中有一盘是5个的没的连。
还需要一盘有5个的。
找规律,口算填空。
6.数学活动:猜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10-4=()10-8=()10-1=()10-2=()。
学生口算得出号码:
62980917。
7.小结:
师:把今天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然后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编成算式告诉给大家!
课后编电话号码,同学之间可以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附1:学生活动记录表附2:找规律填空。
二年级数学教案
1、 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1、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实物投影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
1、 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二年级数学教案
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轻松掌握并运用关于6、7、8、9的除法知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掌握6789的除法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谈话:冬天到了,小鸟们从北方飞回南方过冬了。这个冬天它们准备住在温暖舒适的.“长颈鹿”宾馆。
小鸟:长颈鹿先生,您好!我们有42个小伙伴,想住在你这儿,请你安排房间吧。
长颈鹿:每间客房可以住6只小鸟,我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
教师:同学们,请你帮助长颈鹿先生来算一算吧。
教师板书:42÷6=7(间)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板书:48÷6=8(间)
教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够利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看谁做的好就奖励他一朵小花。
1. p82练一练1后,投影出示反馈。
2. p82练一练2后,投影出示反馈。
3.小动物回家。
天已经黑了,住在长颈鹿宾馆的小兔和小鹦鹉旅游团也要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请同学们猜猜看,它们该进哪个房间呢?p83练一练3。
4.猫捉老鼠。
游客们都进入了梦乡,可是,尽职尽责的猫保安却坚守自己的岗位,保护游客的安全。快看,小偷老鼠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帮猫保安捉老鼠吧。
每个口诀写出了几个算式?(4个)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5.餐厅里的故事。
看书p83“数学故事”你从故事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今天,在“长颈鹿宾馆”里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能干的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你们高兴吗?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呀!
二年级数学教案
课本p98页。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数字卡片、人民币。
一、复习
有3张数字卡片,5、7、9,用它们组成不同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二、学习新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出示例题
如果用着3张数字卡片,任意取出其中的两张求它们的和,得数有多少种可能呢?
2、解决问题
请学生尝试解决后全班交流
1)用填表的方法
2)用连线的方法
3)随便写
3、思考
只有3种结果,为什么摆两位数却有6种结果呢?
摆两位数跟卡片的位置有关,加法算式的结果和卡片的位置无关
4、观察
上面的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随便写,容易漏掉或重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教案
1、引出乘法,介绍读法和写法。
师:4个2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42=8或24=8
师:比较一下,用加法算和用乘法算有什么不同?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用乘法算比较简便。
教师:4×2读作“4乘2”。2×4读作“2乘4”。
让学生齐读2遍。
2、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师:“×”叫乘号,乘号两边的数都叫乘数,乘得结果叫积。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2×4=8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说完后,师板书。
再让学生互相说一说,4×2=8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应用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中的练习题。
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让学生认识小鸡被分成5组,每组4只,要求一共有多少只,既可以用加法算,也可以用乘法算。
接着,让学生在书中填写。
最后,让学生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通过全班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乘法算比较简便。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
引导学生说出:知道了相同加数相加,用乘法算比较简便,知道了怎样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等。
二年级数学教案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知旋转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1、完成43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打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二年级数学教案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
一、激情导入。
1.幻灯片播放正方形、长方形图片,吸引兴趣。
2.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你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二、实际操作,验证猜想。
1、观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
2、操作验证。
(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
(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
3、反馈。
(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
4、归纳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练习:
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
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
3、完成书上p64第4题。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
三、课堂小结。
向同学们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习题。
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
二年级数学教案
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二、体验探究。
1、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
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归纳:100厘米=1米,1米=100厘米,1m=100cm。
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
三、实践应用。
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
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
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
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
二年级数学教案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本课例试图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自主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有效地激发乐学的情感。
一、创设情境,建立概念
1、找直角的哥哥和直角的弟弟
(1)(媒体出示“直角娃娃”和含有锐角、钝角、直角的房子)“嘿!小朋友,你们还认识我吗”直角热情地邀请小朋友们到它家做客。瞧!直角的兄弟角也来欢迎大家,仔细观察,找找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哥哥,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弟弟(先自己想想,然后和同桌互相说说。)
哥”(它比直角大,它的两边叉开的比直角大。)“直角的弟弟呢你为什么认为它是直角的弟弟”
师:小朋友真能干,把直角的哥哥和弟弟都找到了。其实,直角的哥哥也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钝角(读两遍),直角的弟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锐角(读两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锐角和钝角)
2、给角的三兄弟排排队。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3、判断:你们能很快地说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吗练习九(第2题)要求: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其余的小朋友当小老师评判,答对的送给掌声。
师:最后一个角有的说是直角,有的说是钝角,还有的说是锐角。究竟谁说的是对的呢像这个角,用眼睛不能很快地看出来,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助判断(三角板的直角)(电脑演示)这是什么角为什么(因为它比直角大)我们再请直角来帮助检查前面这两个角是不是锐角。(电脑演示)
4、探索用直角进行判断的方法。“谁想提醒大家,用三角板的直角帮助判断要注意什么”
师:用直角帮助判断要特别注意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再看另一条边。(电脑演示)
5、找生活中的角。找找下面物体中哪里有什么角(红心、背心、红领巾、剪刀)
二、操作实践,综合内化
1、做角。
师:用桌上的纸片、活动角和其他的学具做出这三种角。要求:小组合作,由小组长安排,一个做直角、一个做锐角、一个做钝角。待会儿由组长汇报。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好。
(1)小组展示汇报。
(2)学生评价。
(3)全班展示。请做锐角、钝角的学生分别展示。最后展示直角。
2、画角。
要求:老师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并写上它们的名字。画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画几个。比一比,看谁画得又多又好。
(1)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3)在小组里展示,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互相帮助。
3、数角。
数出每个图形有()个锐角,()个钝角,()个直角。
三、联系实际,应用概念
当“小小设计师”,设计要求:应用直角、锐角和钝角以及所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先构思,再动手画,比一比,谁画的图案最美,并给自己的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最后展示作品,评价。
二年级数学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轻松掌握并运用关于6、7、8、9的除法知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6789的除法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谈话:冬天到了,小鸟们从北方飞回南方过冬了。这个冬天它们准备住在温暖舒适的“长颈鹿”宾馆。
小鸟:长颈鹿先生,您好!我们有42个小伙伴,想住在你这儿,请你安排房间吧。
长颈鹿:每间客房可以住6只小鸟,我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
教师:同学们,请你帮助长颈鹿先生来算一算吧。
教师板书:42÷6=7(间)。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板书:48÷6=8(间)。
教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够利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看谁做的好就奖励他一朵小花。
1.p82练一练1后,投影出示反馈。
2.p82练一练2后,投影出示反馈。
3.小动物回家。
天已经黑了,住在长颈鹿宾馆的小兔和小鹦鹉旅游团也要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请同学们猜猜看,它们该进哪个房间呢?p83练一练3。
4.猫捉老鼠。
游客们都进入了梦乡,可是,尽职尽责的猫保安却坚守自己的岗位,保护游客的安全。快看,小偷老鼠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帮猫保安捉老鼠吧。
每个口诀写出了几个算式?(4个)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5.餐厅里的故事。
看书p83“数学故事”你从故事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今天,在“长颈鹿宾馆”里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能干的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你们高兴吗?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呀!
板书设计:
长颈鹿和小鸟。
42÷6=想:六(七)四十二。
48÷6=想:六(八)四十八。
二年级数学教案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画出对称轴。
2、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各色彩纸。
能够辨认对称图形,并能画出对称轴。
(一) 情景引入(听“小故事”)
(二) 认识对称图形
1、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当学生说出“两边一样”时,再出现课件演示,一个图形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象这样的图形就叫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图形”,这里还有一些对称图形,还有一些剪出来的。(飞机、鱼、龟)
2、 动手剪对称图形(讨论怎样才能剪出对称图形)
b、 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画一画、剪一剪,剪出一个自已喜欢的对称图形)
c、 学生展示自已剪的对称图形
(三) 认识对称轴认识对称轴(每个对称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你能不能给这条折痕取一个名字?)
对称轴(师画虚线)
(四) 巩固练习
1、 欣赏对称图形(你能列举生活上的对称图形吗?)
2、 p68(做一做)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小鱼的对称轴在那)对称轴有横的、还有竖的)
3、 p70第2题(4人小组)折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来。
4、 p70第3题,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五)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教案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景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周长的含义。
理解周长的含义。
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景,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在体验、交流中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一)描一描、画一画:
生一起唱“郊游”这首歌,天气越来越凉爽,美丽的秋天已经来了,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老师从网上搜集到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图片,向欣赏一下吗?(出示课件)。
师:这些树叶漂亮吗?
师:大脚看这些美术作品中的树叶漂亮吗?(出示课件)。
师:美术大师说这些树叶的形状全是一笔划出来的。
师:想不想把刚才那些漂亮的树叶的形状描下来呢?
师: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
师:大家描的都很漂亮,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是怎么描的?描完后,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的。(表达得非常清楚,请回)(实物投影)。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片树叶,谁愿意来描一描呢?说一说你的描法。
问:他们的描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
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的,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我们把这一周的长度,就叫做树叶的周长。
师:同学们,树叶的.周长我们都找到了,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教材45页,第一题)你能描出他们的边线吗?下面请同学们从三幅图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幅,用彩笔描出它的边线来。(谁愿意到前面来描一描)(实物投影)。
咱们来比一比,看谁描的又对又快!
师:同学们的话化水平可真高,这么快就妙好了!
同学们,我们刚才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叫树叶的周长。现在,我们描的这些图形的一周叫图形的……(周长)。
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出示课题:周长)。
关于周长,你想知道那些知识呢?
生1:什么是周长?
生2:周长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生3:在生活中,哪里有周长?
生4:周长有大小吗?
很好!大家都是善于提出问题的好学生,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认识周长!
(课件出示:周长的定义)到底什么是周长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二)找一找、摸一摸。
要求:下面请你们同桌合作一起找一找,摸一摸他的边线,找出它们的周长来。谁来说一说你们找到的结果?可以边说边指一指。
师:看这个图形有没有周长?(出示,一个角的图形)。
生:没有,因为它有开口。
师:也就是说不是封闭图形,就没有周长。
(三)量一量。
找个小裁缝量一量,(说一说量的方法)。
师:根据这个结果,你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腰围?
看来,同学们的腰围大约在60厘米左右。
(四)算一算。
同学们,我们的腰围是圆形的,我们可以直接测量出它的周长,那这些图形我们可以直接测量出他们的周长吗?(出示:教材45页,第二题)。
生:不行。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他们的周长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题目要求,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量一量、算一算他们的周长。
(出示结果,集体校正,强调出:三角形的周长是三条边的长度和。长方形和梯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的长度和)。
(五)比一比。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咱班同学既善于观察又爱动脑筋思考。那前几天,老师在准备教具的时候遇见一个有关周长的难题,你们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教材45页第三题)。
师:这是两张一模一样的正方形纸片,你们说他们的周长一样长吗?(一样)。
结果老师从其中的一块上减去这么一小块,变成了这个形状,你说现在他们的周长还一样吗?(生讨论,汇报结果)。
师:大家的眼里真好,老师对大家真是既佩服又感激,谢谢大家!
(六)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并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有什么感受吗?
二年级数学教案
知识技能:
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1、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2、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3、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谈话引入:“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他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地布置着教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准备吧!
提问:
1、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与准备工作有关的数学信息?谁能说一说?
2、我们一起来看这个信息,你们能用手中的学具把结果摆一摆吗?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
(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 )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 )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小结:刚才我们在计算这两道除法算式的时候,先看的是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看来乘法口诀真的很重要啊!
4、教师出示课件题目,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
(1). 谁能用乘法口诀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
(2). 第一组算式你用的是哪一句口诀?第二组呢?第三组呢?
小结:看来同一句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口算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口诀的作用可真大啊!
三、运用口诀,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算一算。
5×( )=35 6×( )=42 49÷7=( )
32÷8=( ) 24÷8=( ) 6×( )=42
3、拔河比赛(出示图)。
(1).获胜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猜一猜。
20xx年2月有28天,合( )个星期。
四、布置作业。
1、第38页“做一做”,第3题。
2、第40页练习八,第3题。
五、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六、教学反思:
为了达到此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时没有按部就搬完全照教案去教学,而是根据本班情况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到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年级数学分苹果的教案(精选19篇)
本文2024-01-28 16:36:10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1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