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范文
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篇1
关键词:被动式节能手段;农居住宅;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我国“绿色建筑”的现况
近年来,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绿色建筑,于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在建成“生态建筑”的基础上建成“生态社区”,进而建设“生态城市”。而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为定性式评价指标,在较为粗放的大建设时期,此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城乡新建建筑,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建筑,实现“绿色化”“节能化”“环保化”。评价体系提纲挈领地从“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环境质量”等六大方面较为细致地描述了绿色建筑需要具备的基本及较为先进的特征,能对新建建筑起到指导作用,使广大建筑师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关于绿色建筑的各方面要求,以便于更有的放矢,更高效地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被动式节能技术手段的理念
建设“绿色建筑”符合我国人均资源匮乏的国情,倡导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我国实现“低碳环保型”生态住居环境的重要一环,但我们也应立足于我国经济尚未达到宽裕的实际现状,不盲目追求用高投入的先进技术来实现仅能完成一小部分资源的再生利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新建建筑和广大农村地区项目,个人认为应尽量利用被动式节能手段,如顺应地形,合理总图规划,推敲建筑设计平面使其通风、采光良好,同时结合较为高效且投入并不昂贵的能源利用设备来实现建筑的绿色环保低碳的目标。
较大规模的农民安置小区建设,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工程,是“三农”问题中备受农民们重视与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目前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充分利用被动式技术手段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的“绿色”农居住宅,是响应国家政策,同时符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现状,有助于提升农民生活居住环境质量的核心要素。
被动式节能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最近完成的庆元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下山脱贫农民安置小区工程项目中,通过从整体的场地设计,单体设计,围护结构设计等方面着手,努力探索既符合优美宜居的空间环境要求,又能良好地实现节能目标的居住空间。
首先,在小区的规划布局方面,考虑到地块内部地形起伏较大,南北落差近70米,东西侧山谷起伏亦较为剧烈,着眼于与原有的山地地貌良好地契合,在地块内采用类似梯田的处理手法,结合地块高差及组团布局,将坡地转化为梯田式台地,并且利用组团间的自然分隔弱化高差的存在感。台地式的设计手法,能有效地节约土地,符合高效利用土地的绿色节能要求。
除通过合理布局来节省土地资源,设计中还保留了地块内部原有的一条南北向泄洪渠,将其结合景观设计,车行道、人行道同时配合路边的植被,水体,形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小区内主要休闲景观轴。将大小不同、在组团间错落布置的点式绿地空间、组团间休闲场地与贯穿南北的景观轴相结合,使小区内部环境融为一个分而不散的轴、片、点相结合的景观整体。设计后的泄洪渠在发挥原有的水利功能的基础上,为居民提供了优美的交流休闲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起到了优化小区环境,调节小区内微气候的功能
其次,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上,考虑农居住宅的经济性和普适性,将单体设计为大面宽浅进深的采光通风良好的一梯两户户型,北侧楼梯间采用封闭式,控制单体的体形系数,有利于减少住户在未来使用中能耗。根据2008年10月发表于浙江大学学报的《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措施及节能减排效果——以夏热冬冷地区杭州市为例》,屋顶与外墙增加保温层,采用塑钢中空玻璃窗,封闭楼梯间等都是有效的住宅节能措施。
四、成果及反思
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设计的集结体,是人类文明及进化在可见形态中的技术塑造。各个地区的建筑都被视作是记录社会技术文明和发展程度的载体,同时应该对该地区的人文主义文脉进行很好地传承。在农居项目中,需要建筑师在尊重农民的固有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引入“绿色建筑”的理念,节能高效,提供更高质量的居住环境。针对农居建筑的特点,应更多地开发或采用乡土传统地域技术,技术简单,对环境负面影响小,同时成本与施工难度较低。相信这些被动式节能技术手段和较低投入的节能措施的使用,能有效地促进建筑单体的节能,使传统的农居建筑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
五、结语
现阶段,一些建筑采用十分昂贵的太阳能板但仅能发少量的电,虽符合绿色建筑评价中的利用太阳能,却忽视了制造这些太阳能板本身已经消耗了大量的硅材,实际用全局的眼光来看并不一定低耗高效。还有一些城市幕墙建筑,因为追求立面效果而采用的玻璃外立面常常令使用者在炎热的夏季苦不堪言,所有这些都提醒着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项目的独特个性,后期的使用功能等,优先采用合理的被动式节能技术手段,力争真正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低耗能,而非创造出一些“伪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王竹,贺勇,魏秦,王玲.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的思考.浙江大学学报.2002.11.
[2]应丹华,邹伟杰,葛坚.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减排、适宜居住绿色农宅设计策略研究——浙江省桐庐县分水镇为例.华中建筑2010.09.
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对于建筑工程的技术手段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因为它的运用在建筑业的发展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促进建筑业实现较快发展的推动力量。所以,需要明确建筑工程在当前所呈现的特点,根据它的发展趋势,促进建筑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1 传统的建筑工程的特点分析
从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来看,在人类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于建筑方面的要求不高,仅将它看成是一个休息的空间。因而,在那个阶段当中,它的技术水平比较低。所涉及到的建筑材料往往也只是石头以及木材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在日益增长以及建筑工程的数量也有了不断的上升空间。传统采用的材料已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而由于搭建技术的采用不适合当前的发展趋势,也就导致了实施的技术转变为了运用混凝土的技术手段。这种方式的采用能够加强建筑的坚固性能,因而对其使用寿命也能进一步的延长。但是,这种手段极易造成环境的污染,破坏了生态系统方面的平衡。
由于受到经济以及技术手段等方面的限制,传统的工程技术显得较为单一,因而其技术性不够强,也没有注重其节能与环保等方面的因素。在传统社会虽然存在有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建筑工程,但是它们大多是上流群体创建而成的,无法使这个技术手段普及,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它的单一化的特点,在技术手段以及普及范围等方面仍旧处于较低的水准,同样,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在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方面也较多。
2 现代建筑工程的特点分析
随着当前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技术手段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相应地拓展,这种方式的采用能够更大满足人们的需求。从当前的阶段发展趋势来看,建筑不仅满足了人们在居住上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在娱乐方面的需求,并且还具有着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特征,这与传统的建筑特点相比较而言有着较大的优势。
2.1 绿色建筑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之中,主要利用了绿色建筑这一技术手段,通过自然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了建筑对环境所产生的危害。绿色建筑能够使得建筑对于资源的消耗有大幅度的减少,在能源与资源方面做到了有效的节约,促进其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依然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而建筑物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了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之中对于绿色这一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为人们创设一个自然、健康的居住环境。
2.2 生态建筑
在建筑工程的众多技术手段当中,生态建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之中,生态技术利用到了现代的高新科学手段,运用了一系列的学科专业知识,比如,建筑设计学、气候学等。这种方式的采用使得项目施工的科技含量变高,促进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都能得到提高。生态建筑这一技术手段的采用降低了施工过程之中的能源以及资源的消耗,进而减少了对于环境的污染。在生态环境得到了一个较好保护的基础之上,为人们创设了一个环保、舒适的居住环境。
2.3 智能建筑
随着经济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手段的创新,许多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然运用到了建筑工程中来。智能建筑也就是借助信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手段,提高建筑物当中的防盗、通讯设施等方面的科技含量,促进建筑物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一个提升,使得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结合,为人们营造一种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使得日后对于它的管理趋于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方向。
3 未来建筑工程的发展趋势
3.1 朝精细化的趋势发展
随着当前的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手段也在往精细化的趋势延伸,因而相关的施工方面的技术以及在设备安装方面的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比如,就工程当中的钢结构焊接以及安装技术而言,它的精细化程度就在不断上升。一些新的焊接技术,比如说焊接水平控制技术、材料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水准愈来愈高,渐渐也就形成了一种多功能的管理技术,例如,WMS技术等。在设备安装方面,对于其质量监控的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当前已经发展为一种吊装技术,在鸟巢这些大型的项目之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这种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其精细化的水准,进而使得对于质量的监控的精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3.2 朝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的趋势发展
随着当前信息以及计算机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它们也运用到了建筑安装当中。借助计算机技术能够对建筑安装的过程施行模拟以及监控,利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使得其最终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在建筑安装项目当中运用到的数字化以及信息化技术手段是通过动态模拟对安装过程实施监控,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以及管理水平。
3.3 朝集成化的趋势发展
集成化这一发展趋势使得建筑的施工技术、安装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技术之间有了衔接,通过采用将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发挥技术手段的综合效益,进而提高实施建筑工程的技术水准,进一步去满足日后的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4 结语
人们在建筑方面的需求渐渐趋于多样化以及多元化,为了更好的为人们营造一种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有关的技术手段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发展。因此,就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建筑工程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总结了相关技术经验的基础之上,实现其技术手段的创新,使得它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之中朝向精细化以及数字化等方向发展。保证其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进而提高建筑工程所带来的在经济方面的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彭菁.试论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J].民营科技,2014(01).
[2] 严良军.现代建筑土建工程的特点以及新技术、项目管理的实施探讨[J].城市建筑,2013(02).
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境保护,建筑设计
1概念界定
1.1绿色建筑
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对于绿色建筑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国外对于绿色建筑的界定: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对于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整个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建筑材料的开采、加工、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的过程中,从建筑物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维修及拆除等等方面都要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对环境负责[1]。国内对于绿色建筑的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4年4月15日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了如下定义:“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对其定义相似,除了要求在建筑设计建造整个过程中要体现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对环境负责之外,还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理念。
1.2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利用科学的环境保护理论和方法来充分的协调人与环境的发展关系,解决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切行为的总称。关于环境保护,也不乏一些行政、法律等多方面的措施,例如: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3]。新的环境保护法从环境出发,考虑人的行为活动,通过对人的活动的规范来实现环境的保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人类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所说的环境保护的概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当今的环境保护不只是体现在单纯的环境出现问题后,再去解决这些问题,而应是在这些问题产生之前,想办法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这是现如今对于环境保护比较重要的理念的体现。而我们所说的绿色建筑设计,恰恰是这种新型的环保理念的切入点。
2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现状
2.1国外绿色建筑发展
我们所熟悉的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体现了古代西方的建筑思想,一切建筑都应当遵循“实用、坚固、美观”的建造思想中,也包含了一部分有利于绿色建筑的建造理念,对于我们现代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18世纪~19世纪,欧洲的产业革命,给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城市环境遭到污染破坏,政府在这种形势下,积极开展实施了城市公园绿地的建造工作,并且对废弃土地加以利用,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生态建筑的绿色建筑理念,即把建筑学与生态学合并,称之为“生态建筑”,也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理念。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就是国际建筑师协会提出的可持续的未来。2000年以后,由于经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对于绿色建筑的建造不仅仅限制于理念的驱动,更多的是朝着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并且进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巅峰。
2.2国外绿色建筑现状
1)美国。
a.植物建筑。在美国的芝加哥,建成了一座纯天然的植物生态楼,整个大楼没有使用砖墙与混凝土板壁,而是在原来应设置墙壁的位置上种植植物,把每个房间隔开,人们称之为“绿色墙”,这就是整个建筑的绿色墙体,并取名为“植物建筑”。b.新型太阳能建筑。通过一定的新型建筑技术手段和建筑材料,把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固定在建筑物的墙体和屋顶中,使得建筑整个外立面形成了可接受太阳能的板面,从而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能源的消耗。
2)德国。
零能耗住宅。这种住宅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建筑的能耗,来源全部来自太阳能的供给,既不需要传统的电力,也不需要烧煤来产生热能,更不需要消耗木材来产生需要的能耗。提高获得太阳能的效率,使得整个建筑对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排放降到最低,是比较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
3)日本。
环境生态住宅。日本的九州市建造了一栋环境生态住宅,大部分的建筑能耗,来源于风力发电设备,同样,跟美国的新型太阳能建筑一样,采用了太阳能辐射收集器,来满足建筑的热能供给需求,而且,最具环保理念的是在每家每户的室外阳台上,都设置了垃圾处理装置,对垃圾进行严格分类处理,而且能通过一些特殊处理,产生植物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肥料。而室外停车场地面的设置也具有独特的设计,混凝土地面具有良好的雨水渗透能力,从而使得雨水能够渗透到周边的树木植物根部,起到了浇灌的作用。
2.3国内绿色建筑发展
我国的绿色建筑理念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绿色建筑的概念才被引入国内,直到2006年国家才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999年的《北京宪章》制定了建筑师和工程师在建筑设计建造的过程中的工作准则。2006年5月,我国制定了中长期的发展战略,确立了60项发展战略项目,绿色建筑就是众多项目其中之一,并且颁布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标志着国内绿色建筑发展开始真正的往前迈步。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目标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到,国内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价大多数都是政府的条文规定以及法律的规定,还没有很好的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来探讨和评价绿色建筑的明确原则。
2.4国内绿色建筑现状
1)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科技馆采用的最大的绿色技术就是高性能围护结构保温系统设计,通过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以及高性能幕墙,合理利用环境风能,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有效的降低了建筑物的能耗,从而节约了能源。除此之外,还运用了一些高效节能的地源热泵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以及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等。
2)天津建筑设计院科技档案楼。设计之初就运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新型绿色建筑技术,包括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新材料的应用、能源分项计量、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发电以及雨水回收等等绿色建筑技术手段。除了运用了较为成熟的绿色技术外,还可以通过监测绿色建筑技术及设备的实际运行效果,为绿色建筑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
3)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沪上•生态家。“生态家”单从名字来看,就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栋绿色建筑,充分应用了新技术,例如:建筑本身通过种植植物来形成整个建筑的过滤系统,使得室内空气清新,屋顶设计成开合屋面,增加了通风效果,也解决了采光问题,起到节能的作用。从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和现状可以看出,各种新建筑材料、新技术、节约能源的新型技术手段被应用到各种建筑当中,人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建筑的低能耗、零污染、低排放等等环保的效果。
3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绿色建筑设计
环境的保护,除了依靠建筑的绿色建造和改造手段,实现建筑的低能耗、低排放,更应在建筑设计中充分的考虑建筑与环境、人、科技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了工业制造、医药生产等等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因此,不仅要依靠使用新型科技手段来满足对于绿色建筑的追求,还应当慢下脚步,从建筑本身的设计出发,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去让建筑适应环境,让人适应建筑,让环境适应建筑,最终达到让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
3.1设计理念
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真真切切的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设计始终。
1)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设计初始,就要充分考虑到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起到节约资源的目的,通过借鉴参考一些成功案例来进行设计,如美国植物建筑,在设计上使用植物作为建筑的外墙,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环保效率,更能够降低建筑成本,节约建材资源。
2)不仅限于新建筑。当今大多数的绿色建筑都是新建的,通过全新的设计,全新的材料以及全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建筑的环保。但是,绝大多数已有建筑还是不具有绿色建筑的标准,在对这部分旧建筑的改造过程当中,就应当从改造设计出发,尽量的应用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来实现旧建筑的改造,这也是我们进行绿色建筑环保理念当中的重要一环。试想一下,我们生活中,所有建筑,无论新建筑还是旧建筑改造,都具有绿色建筑的标准,那么,对于环境保护将是质的飞跃。
3)概念设计。绿色建筑设计之初,先进的概念设计是重要的环节,这要充分运用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要充分考虑到不仅仅是一栋建筑自身的绿色理念,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建筑周围的环境,以及建筑产生的环保效应来综合考虑。应当从整个建筑的选址、规划、功能定位、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以及建成后对建筑的运营维护设计方面出发,使得绿色建筑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建筑使用周期,以至于要考虑到建筑拆除等方面的环保要素。
4)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开发建设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社会经济背景结合,在发展建设的同时,创造性的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使得整个建筑与自然、与人形成一个统一可循环的开放体系,也就是有机系统。一方面,建筑自身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例如,太阳能收集循环利用,以及雨水收集的循环利用,使得建筑自身能够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建筑自身收集各种能源,多余的能源可供给城市照明,市政取暖等方面。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提高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
城市的发展,各种建筑的建设应当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资源条件以及社会的经济背景相互结合,在发展建设的同时,创造性的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a.需要在建设与规划过程中,改变不合理的建筑布局模式,充分考虑建筑与当地的环境之间的关系,采取适合当地建筑的设计方式、建造材料、技术手段等设计语言。b.要遵循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也就是历史文脉。
2)保护环境为先,建筑设计为后。
建筑由于其使用功能的不同,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建造的过程中,是否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而融入环境,环境衬托建筑,这种差异就体现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那么,在设计阶段要尽可能的保留建筑环境,应当对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进行评价,才能更好的做到保护环境为先,建筑设计为后的设计原则。
3)健康舒适。
我们知道,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是由建筑的室外环境、室内环境所组成,因此,在考虑节能环保的同时,要充分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的体验为主线,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人们在使用建筑的同时,关注人的感受与体验,进而来作为评价建筑对环境的保护标准。美国绿色建筑标准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当中,通过绿色建筑标准LEED认证的建筑就有将近6000个之多,并且数量在逐年飞速增长。这种飞速增长的绿色建筑,都是以人的舒适度作为参考依据,是绿色建筑给人的使用上的舒适感受。新时代的绿色建筑,不仅仅是体现在建筑给人的感受,更多的是通过这种绿色建筑的设计语言,来形成人们的绿色生活方式,如低碳出行等,这恰恰符合了最初的对于环保理念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更多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绿色,才能更好的起到环保的作用。
4)遵循政府措施。
一切绿色建筑的建造,不仅仅是对于建筑本身的一些规定与标准,同样也需要建筑遵循政府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在基于评价标准的要求下,充分的考虑各方面的设计因素,来满足绿色建筑符合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要求。在这基础上,政府也应当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以及相关政策。现如今最要紧的是出台一些激励性的政策,比如政府补贴、节能奖励、减税政策等等。并且要注重加强国际上的技术合作,为国内的绿色建筑发展铺路。
4发展前景展望
目前,大面积的雾霾天气问题,空气污染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人类的未来。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建筑行业对于能源及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所以应当着重考虑建筑对于资源的节约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从绿色建筑设计出发,结合一定有效的政策措施,降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提高绿色建筑的数量。力求能够从环境出发,从人出发,减轻对于环境的污染,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万振华,郭艳红,李升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节能措施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27(6):56-59.
[2]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S].
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
1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模式与成本控制模式
1.1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预算的定额计价模式
在建筑管理的过程中,工程造价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工程造价的预算要对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符合建筑市场的要求,尤其是当前的新型绿色建筑理念深入到了建筑行业内,需要对工程造价和成本控制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正确的工程造价方法。在工程造价预算的时候,首先要从绿色建筑的理念出发,对建筑项目所需要的建筑材料、项目资金、人力劳动等等的资金消耗进行预测,做好定额预算。在制定预算方案的时候,根据建筑生产的要素划分,采取定额计价的方式划出定额的标准,得出绿色建筑的建设所需要的税金、理论以及其他间接费用。在制造工程造价方案的时候,还要对建筑施工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费用进行报价,包括了建筑材料的差价报价、竣工结算以及竣工决算等等,在所有信息的收集以及整合的基础上做出最终的工程造价方案。不仅如此,绿色建筑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有不同的定额稳定的标准,这些造价预算标准能够有效的维护定额标准,确保之前制定的造价方案在实施的时候发挥出有效性以及权威性。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建筑施工前制定的定额定价方案是静态计价的,如果定额标准的时间过长,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所使用的劳动力、建筑材料以及机械消耗等等因素的定价都因为建筑施工时间过长而与建筑市场的价格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需要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在市场经济的支持下关注动态价格的变化,体现出建筑市场上的竞争性。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制定的时候,仅仅采用计划利润、间接费用计算是存在不足的,因此在建筑工程造价的设计阶段、招标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等等都需要明确计量标准,对绿色建筑工程的人力资源、时间资源以及劳动资源的消耗确定明确的标价,制作出最佳的工程造价预算方案。
1.2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预算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首先,定义工程量清单,根据绿色建筑的工程量清单统一建筑材料的编码、名称、计算规则以及计量单位,根据统一的标准编制总体建筑工程的总工程、分项工程以及分部工程的名称以及数量单位,采取工程量计价的模式,在工程招标的时候按照清单进行计价,从建筑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综合确认所有所需材料的单价、税金以及利润和成本,让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呈现出自主报价的计价模式。不仅如此,工程造价中工程量的清单是由招标人员提供的,招标人员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自身管理、财务实力以及技术能力有深入的了解,招标的模式能够有效阻止暗箱操作以及弄虚作假的行为,所有的招标人员在制作招标文件的时候通过工程造价文件的制作彰显自己建筑企业的特色,完善招标文件的造价清单,控制工程造价的水平,使得建筑企业在实际实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得时候充分结合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施工水平,确保绿色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益,促进绿色建筑的建设水平。
2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要点
2.1在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的时候推行一体化设计
新型的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要从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入手,全面地分析与探讨各个建设因素在设计造价的时候合理性以及可靠性。在一体化设计工作的时候,针对建筑物建设所需要的所有材料统筹规划,促进设计人员综合学习先进的建设知识最终完善新型的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尤其是要综合地考虑消费者、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的需求以及经济效益,从经济角度、环保角度以及可持续的角度综合考量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以及造价方案的可靠性。在具体的施工方案的角度落实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在此基础上优化绿色建筑工程的实施成本。
2.2绿色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施工的生命周期
对于新型的绿色建筑工程,要从建筑施工生命周期出发,考察建筑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成本控制和造价预算管理,从最初的建筑物拆除开始到整个应用环节逐一进行成本分析,使得绿色建筑在后续的工程项目维护、应用以及拆除等等环节都产生很大的便利以及管理便捷性。尤其是从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控制找到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积极优势,积极进行资源节约和能源节省,使得绿色建筑工程所具有的社会意义真正地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例如:在建筑工程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绿色施工技术虽然前期的投入成本较大,但是在后续建筑工程项目应用的时候发挥出极佳的低消耗、高环保效能的作用,在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内实现成本控制的最佳效果,全方位的提升绿色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的可靠性以及全面性。
2.3进行绿色建筑工程造价设计的时候充分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
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工程的过程造价预算以及成本控制,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各类型的的技术手段进行贯彻应用以及学习,其中不仅要应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还要熟练地应用专业统计分析软件和数据处理方式,尤其是要借助虚拟仿真模拟技术来落实和考察建筑工程的造价方案是否可行。例如:新型的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在成本优化的过程中要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仿真,通过模拟发现工程造价方案的问题以及可能会产生的资金消耗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问题,在不断模拟和修改的过程中提升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优化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精确性和可靠性,避免绿色建筑工程出现误差问题和考虑不周的问题出现。
3总结
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对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落实绿色建筑工程的实现,从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角度优化绿色建筑工程的建设与推广,由于绿色建筑在实施的时候具有复杂性,因此需要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采用成本控制以及工程造价的方式统筹布局,采用专业化的技术手段推广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段莉丽.现代化绿色节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5(12):195-198.
[2]李向利.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措施的论述[J].江西建材,2015(19):241-246.
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篇5
关键词:生态智能建筑;特征;技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人类生存面临着深刻的环境危机,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城市化的建设当中,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理念新的要求与特征。而在生态建筑理念基础上融入智能化的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也成为时代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最新体现,这样的生态智能建筑具有深刻的内涵特征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的支持,所以,为了更详细的了解这种形式的建筑,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一、生态智能建筑的内涵
生态智能建筑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在生态建筑中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就可以完成的,是在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良性循环体系下的,拥有着“绿色”环境标志与“智能”技术支持的新型的生态建筑系统。可以说,生态智能建筑就像是一个被赋予了生命的建筑,它是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的支持下,拥有网络信息技术、优化集成,并且突出智能、可调节的重要特性,能够与环境有机融合的建筑物,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精密合理的设计下,拥有一个有序的循环系统,在建筑内外空间以及能源的利用上,都体现出节能环保、高效无污染、健康舒适的特点,达到一种生态的平衡。而这样的生态智能建筑实质上体现一种“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观念,目的在于达到建筑与人、环境的有机统一,使建筑冲破传统“物质”的限制,被赋予新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不过,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智能建筑限于人类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在现实中并不能够别建设出来,它还是一种理论意识上面的存在物。而现在一些被标榜为生态智能化的建筑实质上尚未达到真正的生态智能建筑的内涵与标准,不过,随着人类经济、科技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将这样的生态智能建筑真正的建设出来。
二、生态智能建筑的主要特征
生态智能建筑这样的建筑观念在提出的时候就是有效结合了绿色生态建筑与智能建筑两种建筑理念,目的就是为了在不断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健康性的前提下,提高建筑自身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主要的特征包含有双重性,具体概括出来有:
首先,具有强烈的生态性。生态智能建筑其实就是生态建筑的一种发展延伸,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强调建筑的生态性,将建筑形成一个有效循环的生态系统,建筑内外的系统运转都像自然生态环境一样,秩序井然,而且尽量达到无污染、高效低耗,保持建筑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不会对环境造成重大伤害,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次,具有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支持。生态智能建筑是一个与时代接轨的建筑理念,并不是为了生态环境而完全否定科学技术的功效,让人类生活倒退去保证自然环境,它是在有效利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效生态平衡的理念。而他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建筑内部其实是一个网络信息化覆盖、高科技控制技术手段的集成,保证人类生活环境的舒适与环保。
第三,具有可持续性。因为生态智能建筑发展的主题就是为了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与能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它的出发点就是可持续发展观。所以,生态智能建筑在建设的时候,无论是采用怎样的高科技手段,都是在不断的降低能耗,维护与生态环境的平衡,比如采用太阳能等技术手段,就是为了在建筑内部运行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自然的破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等,这些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四,多学科、多目标的综合。就像之前所说,生态智能建筑是有机的结合了生态建筑与智能建筑双重的建筑理念,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很多学科,比如生态环境学科、建筑学科、经济管理、科学技术、法律等等。而建设的目标也是多重优化,参考各种相关因素,将技术、经济、生态环境、管理等都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系统,来进行整体优化,实现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三、生态智能建筑的主要技术形式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生态智能建筑所运用到的技术已经涉及的越来越多,基本上都是为了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创建更加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而目前生态智能建筑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还是欧洲,也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有:纳米技术、光电转换技术、光学纤维技术。不过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新技术、新材料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生态智能建筑的建设中去,而为了更加形象生动的对这些技术进行简要的解析,我们就举例来进行说明。
首先,维多利亚保险公司总部大楼,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它在建设的过程中有效的结合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科学技术,初步完成了生态智能建筑的主要标准。而它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形成了一套基本成熟并且十分可靠的技术系统,主要技术手段体现在建筑的智能化玻璃幕墙和置换式的新风系统上面。它的智能化玻璃幕墙主要是采用双层玻璃墙,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安全因素,所用的玻璃是特制的,对雷达波的反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而置换式的新风系统则是在形式设置与材料上面下了双重功夫,完全符合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对之后的生态智能建筑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
其次,在国内深圳市的蓝牙水晶也是现阶段生态智能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之一。在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日照遮挡、建筑容积率等相关问题,并将生态节能放到了设计环节中重要的部分,采用了十种生态智能的高科技技术手段来维护建筑的高质量。其中,涉及到光电转换技术与光学纤维技术的技术系统有:高效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智能采光照明系统、隐蔽式外窗遮阳百叶以及第三代窗箱式装配玻璃幕墙等等。
总而言之,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科技不断的发展,人类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开始逐渐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建筑建设中去,体现出节能高效、舒适健康的智能生态化的时代特点,而集成了生态环境保护与高科技手段创设出来的生态智能建筑理念开始成为人们建筑设计未来前进的方向,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博,杨欢欢,李小利.浅谈智能绿色生态建筑[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篇6
1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自然资源具有地域广、环境复杂、气候多样、文化区域性差异大、人口多等特点,单一模式的建筑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而且我国生态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深刻理解生态建筑的理念,导致国内的生态建筑发展也比较缓慢。目前,我国发展的现状如下。①我国生态建筑概念的引入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相继颁布了一些报告和指导原则。但是,由于生态建筑的理念引入我国的时间还不长,所以,相关的技术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善,另外,关于生态建筑的评估标准也没有正式颁布,我国的生态建筑技术手段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而且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还没广泛引起社会关注,导致生态建筑事业发展缓慢。②生态建筑存在着城乡差别,只注重在城市内设计生态建筑,对农村生态建筑的发展却没有予以重视,导致我国国家生态建筑发展失衡。③对生态建筑理论的研究还不全面,研究范围也具有局限性,导致生态理论的研究与生态建筑的实践过程发展不统一。
2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2.1生态建筑的理念生态建筑的宗旨是:坚持以人为本;在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前提下,节约与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谐周围的生态环境。
2.2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2.2.1以人为本,科学设计生态建筑的最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建筑的使用要以人的健康和舒适为基本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建筑,根据区域性特点,设计适应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的建筑,把生态建筑的科学理念运用于设计实践活动中。
2.2.2健康舒适人在社会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而建筑是作为一种工具为人所使用。所以,建筑设计师要遵循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人们设计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保证人们居住质量的同时高效节约能源,将健康和环保统一对待。例如,设计生态建筑注重自然采光,以及通过绿化改变居住环境的小气候。建筑师通过多种方式,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
2.2.3节约与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生态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造成环境污染。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让建筑节能环保。
2.2.4构建生态和谐不能孤立地看待生态建筑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而是把生态建筑与自然生态相结合,例如,重视建筑物旁边微生物、动物和植被,调节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讲究生态和谐,实现植被多样性,减少化学污染,节约自然资源。使建筑周围具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2.2.5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设计的未来趋势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强化生态建筑的功能性,还要注重生态建筑的继承历史的特点。建筑设计者要参看周围的传统建筑,构建协调一致的生态建筑。所设计的建筑应符合城市规划特点,继承城市历史,融入社会发展。使建筑更具内涵,能够展示城市的风貌,与城市一起发展。
2.3生态建筑的分类生态建筑依据建筑生态化的途径可以分为3类:一是绿色建筑,即以无公害为原则的建筑;二是生物建筑,即使用纯天然资源建造的建筑;三是自治建筑,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建筑。而在我国开展绿色建筑最有发展前景。
3开展绿色建筑的措施和意义
3.1开展绿色建筑的措施
3.1.1思想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浪费、能源紧缺等问题日益加剧,而国民的思想意识却没有得到有效提高,生态节能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期开展。所以应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民众的思想观念,提高群众对绿色环保的认知水平,使绿色建筑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同。
3.1.2管理手段我国生态建筑之所以发展缓慢,其制约因素之一就是缺乏法律规范和执行标准,所以,必须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将绿色节能建筑作为一条行为标准,增强人们的绿色节能意识,采用奖励与惩罚并行的机制,有效保证绿色建筑的顺利发展。
3.1.3技术科研绿色建筑设计不能有效开展的原因包括:绿色节能建筑的成本高,利润小,缺乏技术手段等。所以我国应该重视绿色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增加资金投放力度,支持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还可以对绿色建筑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扶持,降低绿色节能建筑的成本,提高产业利润,加快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进程。
3.1.4人力资源实现我国建筑向绿色节能建筑转变的必要条件是建筑设计人才。应大力培养建筑人才,提高设计师绿色节能技术水平,使其具有绿色节能意识,能够把握我国未来节能型建筑的发展趋势,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3.2开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3.2.1改善人居环境绿色建筑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人们提供了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的同时也丰富了人居环境的生态内涵,绿色建筑能够节能节地,采用新材料、运用新技术,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和有效手段。
3.2.2提高能源利用率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着浪费和紧缺的问题,而绿色建筑的不断兴起,注重利用可再生资源,科学合理使用不可再生资源,一定程度缓解了能源结构失衡的现状。
3.2.3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是生物及其栖息地。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极容易遭到破坏,所以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把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与绿色建筑理念相结合,维护生态平衡。
4生态环保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生态建筑的设计运用各种手段,为实现索取与回报自然的平衡统一,构建一个和谐的、高效的能源利用的生存环境。
4.1选用生态建材在生态建筑设计中使用生态建材。生态建材又称环保建材、绿色建材、健康建材等。其特点是:①生态建材的原材料源于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料,避免大量使用天然资源;②生态建材所采用的技术是低能耗的无污染技术;③生态建材的生产流程里不使用甲醛等溶剂,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也不添加有毒害的化学颜料。
4.2使用科学技术手段①采用节能技术是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其技术是指通过蓄热、保温等方式,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起到减少能源消耗的作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在构建生态建筑时,根据区域性特点,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力能、潮汐能、生物能等。例如充分发挥太阳光和自然风的能源效应,探索其他形式能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同时,注重发挥生态建材的自身优势,把生态建材与节能技术相结合,从整体上提高建筑的生态指标。②采用智能管理技术,生态建筑设计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例如,设计出会呼吸的玻璃幕墙、智能采光窗、室内自动调湿装置等,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人们创造了环保节能的宜居环境。
4.3建筑过程环保节能在建筑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平衡,尽量不破坏植被,在施工过程中节约用水,减少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减少噪音污染,确保建筑物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对于装修材料都采用生态建材,广泛应用节能技术。
4.4增添绿化设计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就是绿化。所以在构建生态建筑时要增强绿化部分的设计。一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绿地面积;二是设计立体的绿化,比如屋顶绿化、窗、墙的垂直绿化等;三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日本的“与环境共生的住宅”可以尝试在国内生态建筑中加以应用。
4.5生态建筑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提高,生态建筑的智能效应也得到重视,例如把智能型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环境监控等技术与生态建筑相结合,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舒适、灵活的居住空间,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和谐发展,使生态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
5结语
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环保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210-01
1 引言现在绿色建筑中的大部分技术切入主题,
要有效地在城市推动绿色建筑在法定规划与建设管理方面的实施,就需要全面了解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获得设计标识的住宅与公建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选用的技术路径。文章首先介绍我国在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规划设计领域目前采用的技术体系,然后详细分析55 个已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内容与评估成果,其中包括30 个住宅项目和25 个公共建筑项目,涵盖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分析它们的选择评价指标项,总结出绿色技术的基本应用情况。研究指出建设单位对不同指标的选择呈现明显差异性,不同指标达标率差异也很大,反映出市场对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经验、成本控制管理、成本的认知等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建立一个整体高信息度和成熟的市场环境。
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
2.1 概况
我国引入绿色建筑的概念始于20 世纪90 年代,2001 年开始进行探索性了解、研究和推广应用,尤其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在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规模推广奠定了基础。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启动了“100 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100 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开展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到2012 年1 月初,全国共评出了353 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近3500 万m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总体还处于自愿发展的起步阶段,总体数量少,呈点状、分散态势,且地域发展不平衡,绿色建筑的发展存在南方快、北方慢,东部沿海快、西部地区慢等问题,与大规模推广绿色建筑的要求差距较大,可喜的是近两年各地绿色建筑发展呈现加快的趋势。
3 城市规划管理与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应用
本论文针对我国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获得设计标识的住宅与公建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选用的技术路径,首先介绍我国在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规划设计领域目前采用的技术体系,再指出需要分析市场中对设计技术选择的重要性。然后通过详细分析已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内容与评估成果,其中有住宅项目和公共建筑项目,涵盖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分析它们选择评价指标和应用绿色技术的基本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与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于2012 年进行了绿色建筑技术经济分析研究,本文部分内容即是根据其中有关目前我国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技术选择分析部分整理而成。
4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应用设计技术体系
目前主要在研究和推动的绿色建筑建设政策都强调关键技术手段的应用,在不同的分析和讨论中,提出的政策手段问题是以应该应用哪些技术手段为核心。这里指的技术手段包括在建筑规划设计中采用的绿色技术,主要是节能、能源供应、水资源、废物处理、室内外环境、建材、建筑管理等。本文首先把目前应用到绿色建筑建设的核心设计技术体系进行介绍。首先可以分析整个行业对低碳城市和绿色建筑建设技术使用范围的看法。从宏观市场角度来看,中国绿色科技(T h eChina Cleantech Initiative)于2009年发表的《中国绿色科技报告2009》描述了中国绿色市场的背景,并提供了一份绿色科技在行业板块的行业概述,其中包括中国绿色科技7 大行业板块:清洁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绿色建筑、清洁交通运输、清洁工业和清洁水,其中绿色社区/ 建筑涉及的技术领域有5 类,具体应用技术共14 项。
目前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政策讨论主要集中在应用技术的问题上。仇保兴对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和政策导向有比较全面的阐述,他在论文中指出我国在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和生态城改造分级关键技术的政策方面,其框架包括的政策手段可分为:建筑节能、绿色交通、水生态、垃圾处理、城市绿化、城市规划6 大方面。
5 绿色建筑目前涉及的技术应用问题
以上针对住宅与公建绿色建筑项目的指标选项分析,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 2006)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选项分类,可以看到评价指标选项明显反映了项目在应用绿色技术上的基本差异性。具体的指标项组合选择决定于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设计团队对不同绿色设计技术的认知、市场上某类设计技术或设备的普遍度、建设单位对指标要求的了解、指标产生的对项目成本的影响等原因。从上述分解可以总结出我国目前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方面的几个问题:
不同的绿色建筑项目要达到某一星级水平的绿色建筑标识,具体选用的指标组合差异性反映了目前市场中对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经验、管理、成本控制的认知等方面都处在发展阶段,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整体成熟的市场环境。基于本研究指出的目前绿色建筑指标内有部分指标的达标率比较低,其原因是申报单位没有提供技术报告或资料。考虑在审阅申报时,引导申报单位提供足够的技术数据和报告(主要有关的指标包括:自然通风、可调节外遮阳、地下空间自然采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再生水、热岛效应等)。个别指标的要求比目前一般的常规或强制性标准规范要求设计标准明显要高,达标有一定难度(如更高的建筑总能耗节能水平、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高等)。
初步分析基本上指出应用率比较低的个别选项和技术都集中在“节能与能源利用”和“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两个重要的指标类内。这一问题对于我国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手段整体能否达到实质高能源利用效率、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和节水效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要提升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具体效果,建议下一步扩大研究项目数量,深入分析项目的申报技术资料,详细研究具体个别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选择和成本的关系,解决如何协助市场合理地应用综合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技术。同时,经济激励手段要具体定向,面向特定的技术屏障,通过提供合适和有技术针对性的经济激励手段(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使用技术未能普遍化,是建筑节能减排的主要阻力),鼓励建设单位提高节能减排目标。从产业领域,通过协助推动业界对技术和成本的认知与经验交流,提高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技术要求,特别是认知应用个别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设计与成本间的关系,推动市场发展,可以通过技术的市场化使成本下降。技术的推广和其经济性是分不开的,通过合适的推广、应用经验交流、有效率的经济激励手段都可以把应用率提高,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产业化。
6 结束语
实现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基础是绿色建筑设计。只有在建筑设计理念与设计策略上认真的专研,给住户创造一个健康、舒适、而又节能的环境, 这些内容才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之处。而新世纪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指导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通过节源节能,解决资源问题、缓解生态矛盾,实现绿色建筑和自然共同生存、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叶祖达,李宏军,宋凌.中国绿色建筑技术经济成本效益分析[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7
[2] 仇保兴.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城市发展研究,2009(7).216-217
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环保;探讨
引言
西方的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提出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发展和推行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对我国的传统建筑行业进行一次大的变革,包括建筑设计理念和建筑材料,都应符合环境友好型的基本要求,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当前我国的现代绿色建筑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因此,我国现代绿色建筑体系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和地域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理念,实现节约能源、环保减排的目的,实现建筑的实用性、舒适度和环保性能上的双赢。
1绿色建筑综述
绿色建筑即是指在整个建筑的使用周期内,能够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类资源,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建筑材料,尽可能地减少环境污染,达到实用、舒适、美观和环保、健康的和谐统一。绿色建筑的内涵不能单单地理解为建筑物的绿化,不是指建筑物简单地增加绿化面积和建设屋顶花园,而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从建筑材料到设计布局都尽可能地做到环保无污染,并且能充分地利用各类自然资源,使资源的配制达到最大化,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使建筑设计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绿色建筑不仅要求室内的布局要科学合理,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要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合成材料,代替使用新型可降解物污染对人体完全无害的可再生建筑材料。另外,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要能充分地利用太阳能,从而节约其他能源,越接近自然越回归自然越好。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本质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建筑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谋求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建筑的特点
现代绿色建筑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理念,将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降到最低,是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筑业长足发展的根本保障。现代绿色建筑主要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1)节约资源和能源。绿色建筑的设计宗旨就是降低能耗,因此,其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大大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2)环保。环保理念主要是指建筑材料的环保,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从原材料的选取开始就要遵循环保的理念,使用无污染、可降解的建筑材料,并尽量建立废物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过程。要求原材料从开采、利用到废弃、再利用整个过程都要做到环保无污染,要建立全面的完善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而不是单纯的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环保。
(3)地域性明显。绿色建筑设计所追求的是具有地域特点的建筑设计风格。在原材料的使用上要尽量使用本地的材料,以当地的风土人情为基础,不论是从建筑的美学角度还是从当地人的生活居住习惯角度来看,绿色建筑都是趋于完美的。绿色建筑设计所追求的是舒适度与环保节能的协调统一,而不是建筑设计风格的同一化,导致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大同小异,毫无美感。
3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
3.1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越来越快,随之带来的是耕地与工业用地和住房用地不可调和的矛盾,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尽管国土资源面积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品。因此,建筑用地面积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不减少农业用地的前提下,要想缓解建筑用地供不应求的状况,就必须优化土地配制,采用集
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范文
本文2023-10-20 17:39:32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105.html